巨头的云计算前传:躲在正史身后的“跌宕起伏”和“不可理喻”( 六 )


这种架构的实施的外在之一 , 就是BAE(BaiduAppEngine) , 在谷歌也有对应的概念GAE(GoogleAppEngine) , 侯震宇评价说:“这可能和现在的PaaS , 从技术上是不太一样的 , 但是理念上是一致的 , 就是基于云的技术底座上面的一层 。”
有资深业者认为 , 谷歌的GAE和百度的BAE , 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第一代有PaaS概念的云产品 , 目标都是为了让用户在一个比IaaS层更高、用户使用方便程度也更高的层次上使用云和一些底层能力 , 但这些概念并没有转化为今天的主流PaaS或者说云原生架构 , 属于“太超前的尝试” 。
“就好比那时候谷歌、百度已经研发出了微波炉 , 然后拿出去推广 , 可是这时候用户家里连电都没有 , 就更不要说买‘家电’了” , 这位业者如此譬喻说:“相比之下 , AWS和阿里云在技术上没有那么前沿 , 但是他们是按卖电-卖灯泡-再卖电器的路径来的 , 这个路径不那么酷但更符合商业的底层逻辑” 。
侯震宇认为 , 广义上讲 , 百度从第一天起就是一个云上的公司;狭义上讲 , 云计算本质上 , 是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的发展 。早在2008年 , 百度的Hadoop分布式系统就有300台机器和2个集群 , 这已经具有云计算的很多特征 。
云化的痕迹明显 ,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百度内部一直没有用云这个词 。
2011年是刘强东注意到Dropbox动心做云的时间点 , 也是百度开始考虑公有云、私有云问题的重要节点 。那时 , 百度是用开放云和个人云做区分的 , 个人云后来孵化成长为大家熟知的百度网盘业务 。
这一年的年末 , 移动互联网风起 。侯震宇回忆道 , 当时百度没有将云纯粹作为基础设施来做 , 而是将其作为移动生态的组成部分 。因此这个重要节点之后的决定反而是 , 在2012年元旦成立移动事业部 。
做云 , 百度在技术上明明有领先身位 , 却没有更早以开放形式提供给业界 , 错过最早一批“低垂的果实” , 即首批上云的互联网企业客户 , 也没有在内部给出清晰的战略定位 , 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 。
但我们在《截杀》一文也指出 , 云计算的推广需要三个条件——足够的技术示范、足够的市场教育、足够好的B端销售能力 。
百度长于技术 , 自身也是用云典范;但对于B端非互联网企业来说 , 云计算太新 , 也太难理解 , 后来是市场运作意识更强的阿里 , 在云的推广上 , 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云计算的市场教育 。
至于销售方面 , 百度从出生至今 , ToB业务中技术派人物一直占绝对主流 , 在百度的文化里 , 销售能力的优先级不会太高 。
倘若百度当时贸然大举进攻入云 , 恐怕也不会有太好的结局 。
2015~2016年间 , 侯震宇认为 , 这是中国云计算的分水岭 , 2015年也是百度正式吹响进攻云计算市场号角的重要时间点 。
但在这关键的两年里 , 百度云其实在市场上是缺位的 。尽管当时 , 尹世明入主百度云 , 作为典型的ToB销售人才 , 与张志琦、荆伟等人一道 , 为百度云带来过不少大客户 , 但他主张的激进销售策略未能长久 , 百度云仍然不擅长政企关系 , 仍然踩不准当时的市场节奏 。
侯震宇本人也在这段时间离开百度去了金山 , 他2018年重回百度时 , CTO王海峰已完成对百度ToB业务的重整 。开放云的大旗回到基础架构部 , 也就是后来的百度智能云班底 。2020年 , 百度云也从尹世明回到了王海峰手中 , 负责技术架构的侯震宇开始负责百度基础云 。
只看2005~2015这十年 , 百度云往往会被概括为“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 但时隔数年 , 百度云已经重整旗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