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的云计算前传:躲在正史身后的“跌宕起伏”和“不可理喻”( 二 )


巨头的云计算前传:躲在正史身后的“跌宕起伏”和“不可理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坚
2009年 , 阿里云顺利度过了大版本升级 , 飞天系统稳定性表现尚可 , 但在2010~2012年间 , 阿里云陷入了停滞 , 整个部门连续三年在集团内部拿最低分 。最广为人知的一幕是 , 王坚泪洒年会现场 , 说:“这两年我挨的骂甚至比我一辈子挨的骂还多 。但是 , 我不后悔 。”
这一表象之下 , 是稚嫩的阿里云在产品化和商业化上的隐忧 。
很多人都认同 , 阿里云有一群技术“疯子” , 这其实不只意味着他们在技术上有着极高的热情和造诣 , 同时也意味着 , 他们可能不太精通技术之外的事情 。
一位与王坚打过交道的天猫前技术专家点评 , 那个时候的阿里云并非技术能力不行 , 而是产品化和商业化不行 , 甚至可以用一塌糊涂四个字来形容 , 少了一条和业务部门“共情”的脑筋 。
这群P9、P10级别的云技术专家们 , 会随时打磨自己的系统 。从纯技术角度来说 , 精益求精 , 有问题就早发现早解决 , 这总是没错的——但对业务部门来说 , 这种没有事先打过招呼的“随时打磨” , 简直是灾难级别的 。
“比如他们会突然上机房 , 改动两个参数看看效果 , 但商家那边直接就崩溃两个小时 , 这已经达到了P0级别事故的标准 。如果是在管理严格的部门里 , 早就剥夺股权、让专家们收拾包袱回家了 。”这位专家哭笑不得地说 。
进一步对标AWS就会发现 , 阿里云的产品 , 从细节到应用再到商业合作漏洞不少 , 从管理流程上就显得颇为粗糙 , 后来阿里云花了一两年的时间与其他部门共同打磨修改 , 才形成了今天的产品化水平 。
2012年“聚石塔”的上线应用 , 就是一次典型的阿里云与业务部门携手共进的成长经历 , 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阿里云迈向成熟、迈向商业化的里程碑 。
早期 , 大中型商家拥有自己的业务流程模式与IT系统 , 因此不愿寄人篱下按照淘宝的后台要求来做商品销售和管理 。这个时候淘宝需要做一个面向大B端的平台 , 把大中型商家接进来 , 形成协同关系 。
但这一平台的首个版本 , 并不受商家们的认可 , 被评价为“很技术化 , 但不懂商业” 。
为了抓准商家的痛点 , 据说团队把当时杭州的所有腰部以上规模的商家 , 全部拜访了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 , 商家真正的需求才浮出水面:业务发展很快 , 但IT水平跟不上 。
于是 , 无心插柳下 , 这一套为商家IT系统和数据做云托管服务的平台就此诞生 , 也就是后来的“聚石塔” 。
简单来说 , 商家只要集中精力做业务 , 不必耗时处理IT问题 , 大流量时的IT资源和系统稳定性、订单履行速度等一系列问题 , 由聚石塔兜底处理 。
过程中需要不少云端资源 , 淘宝商城顺理成章地将阿里云拉进这一项目中 。
“如果当时没有淘宝商城/天猫的帮忙打磨、场景落地 , 阿里云不一定有今时今日的地位 。”一位前阿里老员工如是说 。
据统计 , 2012年的双十一 , 就有近七成的天猫订单顺利用上聚石塔 。这是一个在集团内部评价颇高的项目 , 为阿里解决了不少老问题 , 像是此前很难拿到的各行业供应链数据 , 终于可以沉淀在聚石塔上 。这样一个项目 , 后来也由王坚接手 , 阿里云的成长表现可见一斑 。
在陆续渡过技术和业务的“生死劫”之后 , 阿里云在王坚的带领 , 以及淘宝的助攻下 , 逐渐稳步踏上正轨 , 成为中国云计算的排头兵 。
2015年的盛夏 , 云栖大会北京峰会开幕 , 阿里云的全新班底首度亮相 。王坚将阿里云的重担 , 缓缓交给了胡晓明 , 中国云计算最风起云涌的一个时代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