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d 没有特斯拉的命

几天前 , 在接受《金融时报》的线上访谈时 , 身为特斯拉CEO兼全球首富的埃隆·马斯克 , 除了着重称赞其位于上海工厂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到岗的中国工人 , 以及点名表扬大众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外 , 还发出了以下这样一段感叹 。
Lucid 没有特斯拉的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创办一家新造车公司是需要承受巨大痛苦的 , 扭亏为盈也是非常困难的 。我从眼下这些新造车公司中看到的是 , 他们正在跳入深渊 , 并试图在从没造过车的情况下大规模扩产 , 这太疯狂了 。”
由此不禁好奇 , 话语背后所代指的究竟是谁?
首先 , 答案可以排除的必然是 , 渐渐能够与特斯拉正面硬刚的“蔚小理” 。因为三者早已成功从所谓的泥潭中爬出 , 付出足够刻骨铭心的代价后 , 终于走上了正轨 。
Lucid 没有特斯拉的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此刻 , 新车产量要不成功跨过20万辆大关 , 要不正在快速逼近 。而在它们各自的战略规划中 , 也明确了实现盈利的最终时间节点 , 如何求存不再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
那么 , 剩余的可能则指向了继特斯拉之后 , 不断涌现出的美国本土新势力造车 。就某种程度来说 , 当下它们所遭遇的困境 , 就是前者曾经所走过的路 。
而今天文章的主角 , 更想展开聊聊Lucid , 一个完全可以用“没有特斯拉的命 , 却得了特斯拉的病”所形容的品牌 。
无法逃脱的产能地狱
试问 , 真正助力特斯拉实现腾飞的节点究竟是什么?在我眼中 , 一定是成功克服“产能地狱” 。
Lucid 没有特斯拉的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于一家新势力造车而言 , 即便营销层面的故事再过华丽 , 产品层面的概念充满噱头 , 甚至资本层面的背书再过丰厚 , 但终归还是要落到实打实的交付层面 。
如果长期无法大批量且稳定的将新车送到用户手中 , 上述所有维度的付出 , 都将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
那么 , 以此作为评判标准 , 拆解Lucid的过往、现在与未来 。
首先 , 需要知晓的是 , 它与特斯拉一样都诞生于加州 , 这片孕育出许多美国本土新创车企的地方 。
Lucid 没有特斯拉的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身Atieva早在2007年就已创立 , 曾专注于为其他汽车生产商生产提供电池和动力系统 。2016年10月 , 正式更名为“LucidMotors” , 就此开始将目光投向整车领域 , 并宣布将开发一款纯电动高性能豪华车型 。
同时 , 任命曾担任特斯拉工程副总裁的PeterRawlinson为公司CEO 。也是那一年 , 开始在亚利桑那州自建工厂 。
而那之后 , 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 , 2021对于这家新势力造车而言 , 足以称得上发展之路上最为重要的节点之一 。
Lucid 没有特斯拉的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因为其分别完成了两件大事 , 年初成功通过并购位于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 实现资本层面的蜕变 。年末 , 正式开启交付旗下首款量产车型LucidAir , 综合参数配置、售价定位均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S 。
并且从分别来自社交媒体的热度 , 终端用户的部分反馈 , 以及其股价市值的走势来看 , 的确存在不少人愿意为之买单 。或许 , 是习以为常了特斯拉一家独大 , 美国新能源市场急需被注入更多活力 , Lucid也被顺势冠以了“特斯拉杀手”或是“复仇者联盟”的称号 , 可谓风头正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