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企业应该向数字化“要增长”|《海财经面对面》( 二 )


在数字化时代下半场 , 我们对所有企业的建议要更加关注品牌业务和产品的本质 , 并且在内部去配套相应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梯队 , 以适应新的变化 。
海财经观察员: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不是选择题 , 而是必答题 , 也是企业重大的发展机遇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 , 部分中小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依然有待破解 。在您看来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在何处?又该如何应对呢?
张承良:中小企业的优势是敏捷、善于把握商机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 在数字化时代想要更好的生存 , 需要做好几个事情 。
第一是提升体系化建设的能力 , 包括产品体系、业务体系、营销体系的搭建等方面 。并且需要从响应市场机会逐渐转变为主动抓住市场机会 。
第二是提升人才梯队的建设 。原有中小企业的人才结构更适用于企业原有的规模 , 当企业规模从1亿元到10亿元 , 甚至是10亿元以上的时候 , 对人才的要求完全不同 。
第三是要善于从公司内部走到外部 , 多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促成交易 。比如现在很多数字化工具 , 企业单独去落地的话就会很贵 , 但是与一些云平台或三方服务机构合作 , 就会有效地降低成本 。
“四个”转变驱动新锐品牌长效增长
海财经观察员:根据公开数据 , 整个消费赛道在2021年的投融资共1064起 , 众多新锐品牌成功“出圈” , 实现了0到1的突破 。但是同样存在的一个事实是 , 众多新锐品牌从消费者趋之若鹜到业绩断崖式下跌、乃至彻底销声匿迹 , 也不过短短一两年时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张承良:新锐品牌密集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断提高 , 并且以全新的消费观与价值诉求推动市场迭代发展;另一方面日趋成熟的数字媒介与渠道生态大幅度降低了新品牌建设的门槛 , 孕育新品牌成长的土壤日渐富饶 。
而造成众多新锐品牌发展困境的原因 , 很大程度上要归于其未能突破原有“出圈”成功经验所带来的限制 。这可能有悖常识 , 但确实是新锐品牌发展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挑战 。
海财经观察员:那新锐品牌“出圈”后 , 若想进一步发展并实现长效增长 , 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呢?
张承良:新锐品牌若想实现长效增长 , 尤其要着力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第一 , 从满足细分群体的消费需求 , 转向与受众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第二 , 从提供极具吸引力的爆款产品 , 转向打造持续迭代的产品矩阵;第三 , 从打造别具一格的品牌形象 , 转向适用于更广泛人群的价值共鸣;第四 , 从粗放密集的营销投入 , 转向更加精细化的用户运营 。
海财经观察员:今年5月 , 诞生于海南的咖啡品牌“小洋侨”获得千万级融资 , 这也是海南本土咖啡企业首次引入创投资本 。同月 , 万宁市成立咖啡产业发展工作专班 , 加快推进万宁市咖啡产业发展成为百亿级产业 。其实就咖啡产业而言 , 海南既有原产地优势 , 又有历史悠久的咖啡文化品牌 。就海南本土咖啡品牌而言 , 在新消费、新零售方面应该如何开拓市场和融资呢?
张承良:首先 , 这需要回归到一个最本质的问题 , 企业选择咖啡赛道的战略是什么?是因为有咖啡资源才选择咖啡赛道?还是因为看到了咖啡细分市场的机会?这些问题明确后 , 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
举个例子 , 像三顿半这种类型的速溶咖啡 , 它的定位就属于品质型速溶咖啡 , 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 。因为在原有的速溶咖啡市场 , 消费者对速溶咖啡的印象都是品质较差的 , 当他们尝试了品质比较好的速溶咖啡以后 , 就很难再重新选择原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