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歌曲的未来“寻路”
本文转自:贵阳日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拍手唱歌 。视觉中国/供图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 爱你对峙过绝望 , 不肯哭一场……”
近段时间 , 歌曲《孤勇者》成为大街小巷里小朋友的“接头暗号” , 其火爆程度连歌手陈奕迅本人都始料未及 。他在微博发文调侃道:“听说我出了首儿歌?”
对于像《孤勇者》这样的流行歌在儿童中受追捧的现象 , 有网友评论:“儿童歌曲传唱了几代人 , 主要还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等老一辈音乐人创作的作品 , 新生的儿童歌曲少 , 而且难以引发共鸣 。”对于目前儿歌创作、生产、传播等环节的状况 , 以及面临的挑战 , 一些资深音乐人有自己的看法 , 也正在为儿童歌曲的未来“寻路” 。
“儿歌爷爷”吴颂今:
儿歌新作缺少宣传推广
【为儿童歌曲的未来“寻路”】在广州荔湾湖公园里有一个“颂今音乐空间” , 炎炎夏日 , 总有游客和路人会不期而遇进入这个“网红”打卡空间 。往往直到参观完 , 大家才发现这里的主人居然是被誉为“儿歌爷爷”的音乐家吴颂今 。
今年76岁的吴颂今是国家一级词曲作家、高级编辑、著名儿童音乐家 。20世纪80年代末 , 他在广州组建的“小蓓蕾组合”闻名全国歌坛 。这个儿童课余歌唱团队由嗓音条件好、歌唱水平高的小歌手组成 。被称为“甜歌皇后”的杨钰莹就曾是“小蓓蕾组合”的第一代成员 。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 如今各大商场超市门口摇摇车里播放的这首幼儿歌曲 , 就是吴颂今创作的 。
“也许是职业惯性 , 我现在的音乐创作一直没停 , 不断有儿歌新作推出 。”吴颂今边说边掏出手机点开自己的多个自媒体账号 , 里面上传的作品中 , 儿童歌曲占有不小的比例 , 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他发布的作品里就多达数百首 。
吴颂今说 , 如今的儿童歌曲新作品其实并不少 , 但是却很少能进入到孩子和家长的视野当中 。
“年轻一代的儿歌作者 , 除了需要有创作热情外 , 还要考虑付出与回报对等的问题 , 因此写儿歌的积极性无疑会受挫 。”他举例说 , 如今在短视频风行的年代 , 自己不仅要创作出足够好的儿歌 , 而且还要掏钱找人为儿歌配上动漫视频 , “一分钟制作费就要一两千元 , 一首歌至少也要五六千元了 。”加上作词作曲、歌手演唱、音频录制等其他成本 , 一首新歌耗资都要一两万 , 而未来能否收回成本却是个问题 。
“缺少宣传推广是儿歌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 。”吴颂今认为 , 现在网络上新歌发布的数量远高于上世纪 , 每天都有上万首上线 , “因为歌曲创作录制与发布都没有门槛了” , 有的创作者写歌不用懂乐理 , 只要能对着手机哼几句 , 再找人记下谱来 , 配上伴奏音乐 , 套上歌词随便一唱就发表了 。“真正有质量的歌曲佳作就淹没在这成千上万首的‘口水歌’当中 , 儿童和家长们几乎不可能从中将它们找出来 。”吴颂今说 。
近年来 , 吴颂今在海内外举办过11场个人作品音乐会 。出于对儿童音乐的重视 , 每一场音乐会上 , 他都会“夹带”演出几首儿歌作品 , 其中既有《小手拍拍》等经典儿歌 , 也有《手机爸爸》等儿歌新作 。他希望通过演出推广 , 能引起大家对儿童音乐的重视 , 但还是很难达到预想效果 。
作曲家邓伟标:
- 赵本山最器重的弟子之一,首次上春晚却饱受非议,今靠一张脸走红
- 王宝强戴眼镜变文化人被说整容帅出新高度 眼里没有了当年的淳朴
- 《向往的生活》徐峥自曝当过发型模特,何老师一脸傲娇
- 2004年开播的综艺节目,《曲苑杂坛》没有逃过时代的潮流
- 虞书欣将录制《中餐厅》,但为何没参与录制,原因很简单
- 夏季要多穿裙、少穿裤,端庄优雅的“膝下裙”梨型身材也能驾驭
- “精明女人”应采儿,为何不嫁向佐,而选择了家世一般的陈小春?
- 何炅评价女演员“有点失控”,台下的他全程黑脸!
- 郑欣宜为母亲庆77岁冥寿,晒照为妈妈庆生,巨额遗产自由支配
- 《即刻电音》主理人张艺兴清唱《我的太阳》震撼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