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火箭设计师与载人航天工程共同步入而立之年

本文转自:文汇网
90后火箭设计师与载人航天工程共同步入而立之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天(6月5日) , 长征二号F遥十四火箭(以下简称“长2F火箭”)将三位航天员送入太空 。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以来 , 30年间 ,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接续奋斗的背后 , 正是一代代航天设计师燃烧的青春 。三十而立 , 听三位与载人航天工程同岁的火箭设计师讲述他们的航天故事 。
“让神箭飞得更高”
陈牧野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师 。
长2F遥五火箭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时 , 他是六年级的小学生 。或许他从没想过 , 小时候电视机里冲上云霄的大火箭会由他来设计 。
执行去年第一发载人发射任务时 , 陈牧野和同事们在射前流程中发现一块电池的安装操作难度较大 , 导致占用了较长的时间 。任务结束后 , 陈牧野和同事们就着手调整电池的安装方式 , 在和相关系统的主任设计师交流时 , 他们发现通过改进电池本身结构的设计可以更快消除这个操作难点 , 于是主动协调相关单位完成了相应的更改 , 并在后续的三次任务中得到了改进 。
陈牧野说:“大家都秉承着这种精益求精、从小处着手进行改进的态度 , 让火箭更可靠 。如今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加入了载人航天的队伍 , 就要传承前辈的精神 , 让神箭飞得更高 , 飞得更远!”
“做好每一件小事”
周冠宇 , 长征七号火箭增压输送系统设计师 。
长征七号火箭是为了满足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 , 是载人航天工程中的“货运专列”、“快递小哥” 。
2022年5月10日凌晨 , 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 打赢中国空间站全面建造阶段揭幕之战 。周冠宇难掩心中喜悦 , 第一时间向靶场的同事发去了祝贺的信息 。
一年之前 , 2021年的5月 , 型号研制队伍却笼罩在紧张和压抑的氛围之下 。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因在射前发现一处压力参数异常 , 发射任务不得不连续两次推迟 。
周冠宇说:“尽管在整个型号队伍艰苦卓绝的努力下 , 最终保障了遥三火箭发射的圆满成功 , 但是遥三火箭在靶场出现的问题 , 还是说明了平时的工作需要做的更加细致和完善 。”在遥三火箭发射成功之后 , 火箭院长征七号增压输送系统主任设计师贺启林带领室里的型号队伍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复查及举一反三 , 为后续的长征七号遥四、遥五火箭“稳稳”成功提供了扎实的保障 。
“把握最好的年华”
金杰 ,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地面总体设计师 。
长征五号B火箭是专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一型新型运载火箭 , 被称为空间站舱段的“专属座驾” 。去年4月 , 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执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 , 这是长5B火箭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任务 , 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任务的第一棒 。金杰就是这次任务的试验队员之一 。
火箭系统进场后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箭体垂直总装 。长5B火箭作为我国新一代大型火箭 , 采用助推捆绑芯一级的12点支撑 。相较于其它火箭 , 长5B火箭的吊装流程更复杂、总装动作更繁琐、参与系统更多、系统间口令交互更频繁 。另外 , 12点支撑的方式也大大增加了5B火箭垂直组装后的难度 。
【90后火箭设计师与载人航天工程共同步入而立之年】金杰和团队首次采用“流程精细化”方法 , 经过箭体垂直总装精细化设计后 , 形成长5B火箭垂直组装操作586项 , 定岗86人 , 关键操作125项 , 细化指标53项 , 并在长5B火箭发射天和核心舱任务中实施运用 , 提高了火箭垂直组装效率 , 缩短了吊装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