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洁净水成长道路上的三次抉择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蓝洁净水成长道路上的三次抉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四月九日 , 在位于荣昌工业园区广顺工业园的重庆蓝洁广顺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工人正在饮用水级液体聚氯化铝车间作业 。采访人员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企业名片
重庆蓝洁广顺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水处理药剂聚氯化铝的生产和销售 。自2009年成立以来 , 该公司与重庆大学、重庆水务集团等合作 , 致力于饮用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方面水处理药剂的产品开发、生产及深度应用 ,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2021年入选全国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浑浊的污水在处理厂大大小小的池子中转了一圈 , 再流出时就成为清澈的净水 , 可以用于市政清洁、园林灌溉等 。
污水变清 , 关键靠处理剂 。重庆蓝洁广顺净水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洁净水) , 就是国内生产水处理药剂的“领跑者” 。其产品在重庆地区市场占有率超过90% , 年产值过亿元 。这意味着重庆的大多数企业和家庭 , 都直接或间接成了蓝洁净水的用户 。
蓝洁净水为什么能占领如此大的市场份额呢?它发展历程中三个重要时刻的果断抉择 , 是其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 。
第一次抉择
“抱大腿”还是自力更生
蓝洁净水负责人李书富介绍 , 蓝洁净水是重庆蓝洁自来水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蓝洁)的全资子公司 。蓝洁净水的故事 , 要从重庆蓝洁说起 。
1996年 , 重庆蓝洁成立 , 并于2000年在九龙坡区白市驿建立第一个生产基地 , 销售额很快突破2000万元 。
2006年 , 全国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的管理 , 改善城镇水环境质量 , 提高污水处理标准 , 水处理行业迎来了一波爆发式增长 。
由于起步早 , 当时重庆蓝洁已走在全市前列 , 也因此受到国际水处理“大咖”芬兰凯米拉集团控股公司的青睐 。2007年 , 凯米拉集团收购重庆蓝洁80%的股权 , 成为大股东 。
外企入股 , 不但带来了充足的资金 , 还带来了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现代化管理方式 , 企业如虎添翼 。
但在事业蒸蒸日上时 ,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2008年 , 全球爆发金融危机 。受此影响 , 2009年 , 凯米拉集团撤资 。
大股东走了 , 不仅留下了巨大的资金缺口 , 还极大地撼动了公司上下的发展信心 。离开凯米拉 , 重庆蓝洁还能继续走下去吗?是再找“大腿”抱 , 还是自己干?这一“生死抉择” , 摆在了重庆蓝洁面前 。
经过多次调研和商议 , 重庆蓝洁的管理层决定自行控股经营 。此后 , 他们组织专门团队对行业标杆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结构等进行专项研究 , 并通过大大小小的分享会给团队打气鼓劲 。对照标杆反省自身 , 重庆蓝洁经过系统梳理 , 对生产流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再优化 , 同时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 。
凯米拉集团虽然撤资了 , 但它带给重庆蓝洁的管理经验和行业影响力有增无减 。凭着“大不了从头再来”的胆气 , 2009年 , 重庆蓝洁推出新产品 , 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300万余元 。同年 , 蓝洁净水也应运而生 。
蓝洁净水主打聚氯化铝类水处理药剂 , 由于产品性能稳定、安全 , 蓝洁净水迅速在行业中站稳脚跟 。2011年 , 随着产能不断扩大 , 蓝洁净水“搬家”到荣昌工业园区广顺工业园 , 建设了占地面积30亩的厂区 。
第二次抉择
吃“老本”还是搞研发
蓝洁净水的主打产品 , 是固体聚氯化铝和液体聚氯化铝 。这些产品 , 利用物理吸附的原理 , 能够让污水中的土、杂草、树叶、氮、磷等“抱团” , 形成悬浮物 , 经过沉降后再进行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