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地理信息关乎国家安全,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频道:

本文转自:长江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地理信息关乎国家安全,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频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刘远航 摄
“地理信息关乎国家主权安全 , 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 。”首场“武汉这十年”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现场连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 他介绍了位于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瞄准国家需求 , 重点解决测绘导航定位、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方面“卡脖子”技术难题 。
打破技术封锁 , 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卫星如同高精度眼睛 , 俯瞰地球 。”李德仁介绍 , 该实验室参与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 他们研究出中国第一个地基增强系统、第一个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和室内外一体化亚米级手机导航定位系统 , 精度达到GPS同等水平 , 实现厘米级实时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地理信息关乎国家安全,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频道:】李德仁说 , 经过这十年的努力 , 三代地理信息系统国产软件研制成功 。十年前卫星遥感影像85%依赖进口 , 现在85%的卫星遥感影像已自给自足 。
“发展测绘、导航、地理信息技术 , 不仅是国防建设的需要 , 也是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需要 。比如预估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 , 实现小时级预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 。”李德仁说 。
诞生于实验室的“新星” , 借鉴了智能手机设计模式
“珞珈三号是世界上第一颗能用手机APP操控的互联网高分辨率智能卫星 。”视频连线中 , 李德仁特别介绍了这颗诞生于实验室的“新星” 。
珞珈三号是新一代智能测绘遥感科学试验卫星 , 用于验证遥感数据实时获取、智能处理、压缩传输等关键科学问题 , 探索天基空间网络遥感信息服务新模式 。李德仁说 , 这颗卫星借鉴了智能手机设计模式 , 用户只需要向卫星发送目标点经纬度、数传窗口等信息 , 卫星可以自主完成成像任务规划、影像获取、在轨处理、图像下传等 , 向个人用户手机终端提供端到端近实时影像信息服务 。
李德仁表示 , 推进建设空天导航、通信、遥感整体集成的信息智能服务系统 , 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智慧农业、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海陆运输等行业的需要 。
希望武汉抓住“特长” ,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能汽车
谈及武汉未来发展 , 李德仁说:“武汉科教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 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 , 催生更多有特色的新技术、新产业 , 大力支持智慧交通、智能汽车的发展 。”
“我们将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 坚持自主、独立、可控 , 立足湖北武汉 , 继续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 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在科技自立自强上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李德仁说 。
(长江网采访人员刘远航 吕映雪)
【见习编辑:杨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