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碟丨漫话唱片中的巴赫“小无”:乔治·埃内斯库与耶胡迪·梅纽因版本

本文转自:上观
一首『乐曲』 , 唤醒疲惫的清晨 ,
与夜归人道一声晚安;
一张『唱片』 , 触碰内心深处 ,
融化不安与焦虑 。
随着录音技术的不断发展 , 我们能通过便捷的渠道获取珍贵录音 。居家的时候 , 让我们放慢节奏 , 跟随乐评人李严欢的笔触感悟一张张『古典音乐专辑』 。
【荐碟丨漫话唱片中的巴赫“小无”:乔治·埃内斯库与耶胡迪·梅纽因版本】荐碟丨漫话唱片中的巴赫“小无”:乔治·埃内斯库与耶胡迪·梅纽因版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8月12日-14日 , mini音乐节策划以“巴赫计划”为主题 , 邀请享誉全球的小提琴家宁峰与青年指挥家金郁矿领衔的新古典室内乐团合作 , 带来的两场巴赫《小提琴协奏曲》音乐会及一场巴赫《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音乐会 。
本期『荐碟』 , 延续上一期主题 , 让我们继续聚焦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以下简称“小无”) , 在过去一百年间诸多大师留下的经典演奏中 , 重温弦乐艺术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
师徒二人的两个版本
乔治·埃内斯库(George Enescu)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
回眸唱片中的巴赫“小无” , 定会发现好些演奏者间有着师生情谊 。比较两者的录音 , 在一些版本中不难看出老师在演奏风格以及对作品的理性分析等方面带给学生的影响 。
荐碟丨漫话唱片中的巴赫“小无”:乔治·埃内斯库与耶胡迪·梅纽因版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乔治·埃内斯库
荐碟丨漫话唱片中的巴赫“小无”:乔治·埃内斯库与耶胡迪·梅纽因版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耶胡迪·梅纽因
不过也有一些个性强烈的师生却又如两条平行的直线 , 在这一领域各显所长 。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称的乔治·埃内斯库与他的高足耶胡迪·梅纽因便属于后者 。
扫描图片二维码 , 一键收藏完整专辑
当很多演奏家仍习惯于以节选形式在独奏会中演奏巴赫的“小无”时 , 埃内斯库已因完整演奏《d小调第二组曲》而受到听众的盛赞 。据评论记载 , 他的演奏“十分自如 , 表达出非常安详的情绪” 。这自是缘于他长期对巴赫作品的痴迷与个人高雅的音乐趣味 。
从小学习巴赫作品的经历 , 让他至少能背出近二十部巴赫的清唱剧 , 且总是强调巴赫的器乐作品与文字间的关联 。这种音乐和文字在感情上的密切联系 , 在这套唱片的演奏中是如此显而易见 。透过独树一帜的分句 , 埃内斯库让音乐中的抑扬顿挫在他弓下犹如说话一般 , 这里的每一乐句 , 乃至每个音符都像是在倾诉一样娓娓道来 。与此同时 , 他的音量虽不大 , 音色却极富韵味 , 这为他的演奏增添了不少想象力 。
扫描图片二维码 , 一键收藏完整专辑
从13岁以“神童”姿态录制巴赫《C大调第三奏鸣曲》算起 , 梅纽因一生多次录制巴赫的“小无” 。
在这些录音中 , 他对作曲家意图的敏感 , 以及对音乐本身所保持的谦逊态度 , 让他的演奏颇具权威 , 是许多同行学习的榜样 。
他演奏的巴赫听来总是那般气势庞然 , 尤其是那丰实有力的发音 , 在很多时候使他奏出的和弦共鸣如管风琴般洪亮 。纵观几套全集 , 又以他在18-20岁期间录制的第一套最为人所珍视 。
这些录音是青春年少的梅纽因最富灵气的演奏 , 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显得无拘无束 。那时的他 , 对巴赫音乐的理解更多依托一种天生的直觉 , 正是这份感性的共鸣 , 让他的这版录音如此与众不同 。虽说他在以后几套的演奏中显示出更成熟的构思 , 遗憾的是技术终究已大不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