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丨评影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当情感成为一种血缘

本文转自:文汇网
文艺评论丨评影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当情感成为一种血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一部文艺作品 , 让人看过几天后依然感觉置身其中 , 依旧温暖感动、回味无穷 , 你便和它产生了联系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之于我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这是青年导演李亘的银幕处女作 , 酝酿了将近12年 , 根据导演的一段亲身经历改编 , 生活的历练与苦味成就了这部非常克制又很动情的电影 。
2007年 , 北京语言大学就读大二的李亘 , 得到了一个东京留学交换生的名额 , 为期一年 。到达日本东京后 , 他住在一个名叫渊野边的地方 , 并时常去一家名叫南国亭的中餐馆勤工俭学 。多年后 , 当李亘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 , 他决定将这段经历搬上大银幕 。李亘在电影中化身为李小李 , 在打工的过程中结识了一群生活在异国底层的同乡人和本地人 , 每个人都面对着离别的抉择 , 各有各的隐忍和苦痛 , 却在不经意间和他从冷漠到熟悉 , 从熟悉到依恋 , 彼此扶持 , 互相取暖 。
影片娓娓道来 , 平平淡淡地呈现着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这些沉重的主题 , 处处洋溢着人情味 。影片的编导合一、自传体与对电影艺术创作手法的自觉追求 , 使影片流露出浓郁的作者电影气息 , 在叙事理念与细节表现方面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
文艺评论丨评影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当情感成为一种血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用情感叙事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叙事上散乱平淡 , 几乎没讲什么完整的故事 , 都是客居异国他乡的人们在各自庸常生活中的细碎情绪 , 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 一开始甚至会觉得有些枯燥、琐碎 , 但慢慢地剧情随着一个个人物鲜活起来 , 生动起来 , 观影者与剧中人的情感也开始流动起来 , 互动交融 , 不分彼此 , 如同费穆一直强调的使观众和电影打成一片的“一贯的情绪” , 也就是“空气” 。
狭小的中餐馆南国亭迎来送往 , 映照人生百态 , 店长管唯美丽热情 , 却受疾病与情感的困扰;前来日本寻父的青木玩世不恭却不乏温情 , 拒绝与父亲与现实和解;老万貌似莽汉一枚 , 实则心细如发;带着牛肉盒饭赶电车做好几份工作的阿姨 , 总能给人带来一份如家的亲近;那对老人之间的真情 , 如阳光静止一般给人美感;张艾嘉饰演的老师 , 在无家与有家之间唤起观众的共情;身处这些人之间的李小李 , 何尝又不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帕斯捷尔纳克说过:“电影败坏戏剧的核心 , 因为它被要求表达其中真实的东西 , 其周围的血浆 。让它不要拍摄故事 , 而拍摄故事的气氛 。”卡拉托佐夫的《我是古巴》(1964)、塔可夫斯基的《镜子》(1975)、《乡愁》(1983)、费穆的《小城之春》(1948)、吴贻弓的《城南旧事》(1983)等影片 , 是空气运镜、情感叙事的典范 。
文艺评论丨评影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当情感成为一种血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城南旧事》剧照
让人欣慰的是 ,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也走在这条道上 , 影片中异国风景与人物的孤独落寞相互渗透 , 映现出人物的具体生命和情感内容 。导演吸取了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的美学技巧 , 用影像之间的关系、影像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来打动人 , 镜头之间迹虽断而气相连 , 如同中国古代绘画长卷一样的时空观念贯穿影片始终 , 古朴的小巷 , 喧闹的市井 , 静寂的山水、飘荡的芦花 , 以及郊区的绿野田间 , 烘托出一种与人物内心活动相得益彰、虚实相间的韵味 , 同时也传达出人生无常的哲理 , 绚烂之时让人看到零落之后的悲凉 , 为影片平添了一种物哀之美、幽玄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