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企业纷纷寻求多栖发展,是“自救良方”还是“增长引擎”?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茅台冰淇淋出圈 , 万达、娃哈哈下场开奶茶店 , 中国邮政、狗不理包子、李宁扎堆入局咖啡赛道 , 洽洽推出“瓜子脸”面膜……2022年 , 以各个行业的头部企业为代表 , 众多企业纷纷走出“舒适圈” , 跑进新赛道 。
一直以来 , “多栖发展”战略对于企业而言并非新奇之事 , 多元化经营可谓是企业的一种常态 , 而在当下这一后疫情时代 , 茅台、万达等企业的多栖发展布局在引发更多关注的同时 , 也佐证了多栖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企业应对疫情困局的‘破冰之锤’、实现长期增长的‘向上之梯’”成为业界对于多栖发展的新期待 。
纵观行业巨头们的发展之路 , 可以看到 , 大多数企业一方面在自身核心业务领域“专精发展” , 不断深耕 , 筑高竞争的护城河;另一方面持续拓宽业务线 , 布局“多栖发展” , 实现多点开花 。而企业在多栖发展过程中 , “杀入”某一赛道时所采用的模式也非常多元化 。
其一 , 跨界合作、联名产品模式 。例如 , 茅台冰淇淋即是其与蒙牛战略合作的产品;泸州老窖也曾和钟薛高联名推出“断片雪糕”;其二 , 收购并购、投资入股模式 。例如 ,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优酷、虾米音乐和饿了么 , 快速入局网络视频、音乐、外卖三大垂类市场;其三 , 企业内部某一条业务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后 , 推出子品牌、成立子公司模式 。例如 , “诞生”于自如的自如家服和自如智能家装两大品牌 , 即是经过10年发展 , 从服务于核心租住业务的“配角” , 演变为各自领域的“主角” , 并完成市场化“变身” 。
疫情下企业纷纷寻求多栖发展,是“自救良方”还是“增长引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如总部大楼
其中 , 自如家服作为自如旗下的家庭服务平台 , 于2021年6月9日独立发展后 , 业务发展愈加迅速 。
公开资料显示 , 自如家服是自如旗下专业、智慧、阳光的家庭服务平台 , 通过会员式产品家福卡 , 提供搬家、保洁、清洗、维修、保姆、收纳等近200 项生活服务 , 累计服务订单超6500万单 。目前自如家服服务者超1万人 , 平均每年为150万用户提供服务 , 年度完成订单1200万 , 满意度达99% 。去年 , 自如家服GMV预计突破了10亿元大关 。
【疫情下企业纷纷寻求多栖发展,是“自救良方”还是“增长引擎”?】疫情下企业纷纷寻求多栖发展,是“自救良方”还是“增长引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时尚集团拍摄的自如家服服务者
其实 , 自如家服“成功独立”的背后有着时代必然性 。一头是城市人群消费升级 , 对服务付费的接受度提高;另外一边是产业升级、城镇化程度提升、劳动人口流入等因素 , 家庭服务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
数据显示 , 仅租客这一群体 , 就有近6成租客表示会选择长租机构提供的保洁、维修、搬家服务 , 更有租客会体验一站全包式精致搬家、打包服务、深度保洁、检修等服务 。
为了服务年轻的群体 , 自如家服1万名服务者平均年龄只有36岁 , 90后占比30% , 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比56% 。这一代居住生活服务者 , 已经成为城市新蓝领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他们有着较高的职业憧憬 , 乐于输入工作理论和技能 , 而自如则能够为其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 使其提高收入 , 最终帮助其在城市立足 。数据显示 , 自如服务者最高收入可达28000元 。
自如家服COO肖源对家服有更高的期望 , 自如家服未来要做城市居住生活生态中至关重要的参与者 , 通过标准化、品质化、温度化的方式 , 精准链接更多消费者与服务者的需求 , 使双方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