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科技人 奋斗正青春|“毫厘间的探索者”杨勇:从“0”到“1”奔赴“芯”辰大海

【追梦科技人 奋斗正青春|“毫厘间的探索者”杨勇:从“0”到“1”奔赴“芯”辰大海】本文转自:龙虎网
龙虎网讯 (采访人员 罗湘雨)四四方方一小块 , 放在手心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 这块仅有几毫米大小的RISC-V芯片 , 便是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勇这四年来的研究重点 。
沁恒自研RISC-V微处理器青稞系列问世、以青稞RISC-V内核赋能的MCU产品一一诞生……杨勇深度参与并见证着基于RISC-V架构的国产芯片事业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一步步形成丰富的应用生态 。
“定位”终未变
“我一直很喜欢物理 , 但真正对通信专业感兴趣是在大三电磁场与微波课程上 , 同学都觉得很难 , 但我觉得这是数学与物理有机结合的酣畅感 。”自2012年 , 杨勇一直工作在芯片领域的第一线 , 从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当时的全球半导体头部企业瑞昱半导体;后来前往公安部交科所从事嵌入式开发工作 , 先后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安部重点研发计划;2019年他再次回到自己生活了七年的城市——南京 , 加入沁恒微电子 , 带领团队深耕RISC-V技术 。
追梦科技人 奋斗正青春|“毫厘间的探索者”杨勇:从“0”到“1”奔赴“芯”辰大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杨勇在东南大学进行RISC-V技术分享
除了沁恒产品研发 , 作为瑞斯科微研究院院长 , 他还关注科教融合的芯片人才培养 , 积极推动与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设联合实验中心 , 让更多人的青年人才参与并加入到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的国产芯片生态建设中来 。
如今 , 未到不惑之年的杨勇 , 已经是芯片研究领域的一名“老兵” 。从芯片定义、验证到芯片应用到再次回归芯片迭代 , 入行十年间 , 尽管杨勇的地理位置的“定位”不断改变 , 但研究主题和事业方向的“定位”始终未变 。
业复“国产芯”
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链中的重要基石 , 但目前主要的MCU(单片微型计算机)内核还是采用欧美企业授权的内核IP 。在杨勇看来 ,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 , 必须得靠自主研发 。
只有单一新的芯片产品还远远不够 , 其配套的开发工具链也是RISC-V应用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为了让沁恒自研的RISC-V开发工具链从想法变为现实 , 杨勇与系统和软件团队一起昼夜攻坚 , 历时两年研究出完全国产自研的RISC-V芯片集成开发环境和配套工具链 , 并免费提供给用户进行应用 。
“RISC-V指令集架构是一种更加开源、包容的处理器架构 , 不同于x86和ARM的双寡头格局 , 它精简化、定制化的优势具有巨大前景 , 沁恒将以此为基础为国产芯片实现‘弯道超车’提供契机 。”杨勇说道 。
追梦科技人 奋斗正青春|“毫厘间的探索者”杨勇:从“0”到“1”奔赴“芯”辰大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杨勇(右一)带领沁恒微电子亮相首届RISC-V中国峰会
2021年6月22日 , 杨勇带领沁恒微电子亮相首届RISC-V中国峰会 , 并分享了“面向嵌入式MCU的RISC-V研究与成果”的主题报告 。会后他感慨万千 , 奋笔疾书写下“天地英雄气 , 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 , 业复‘国产芯’ 。”的感慨 。
“先做砖头 , 再建高楼 。”这是杨勇对自己的要求 , 也是他秉持的研究思路 。
共筑“芯”未来
当众多个人的奋斗踩上了历史进程 , 历史总会以事半功倍的方式做出回馈 。“一人强不是强 , 团队强才是真的强 。”杨勇说 , 自己的力量有限 , 只有发挥团队的力量 , 才能在研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