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复读机、电子词典、点读机、学习机……几乎每个世代的青春记忆里 , 都少不了那些让人向往的“学习神器” 。
时间来到2022年前后 , 当人工智能成为千行百业讨论的焦点 , 一个新物种悄然在无数家长的脑海中埋下了种子 。比如无人机起家的大疆创新 , 2019年推出了贴上“教育机器人”标签的RoboMasterS1 , 试图用机器人帮家长“教育孩子” , 不久前又发布了人工智能教育套件 , 想要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 。
在“双减政策”的持续影响下 , 线上线下的教培机构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 智能教具的流行似乎是可以预见的趋势 , 既满足了家长们提升孩子综合能力的诉求 , 也为教培行业提供了转型自救的方向 。
问题在于 , 被赋予人工智能光环的教育机器人 , 到底是无可指摘的新风口 , 还是收割家长的另一种智商税呢?
015500亿蓝海的诱惑
这个有些夸张的数字 , 源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 。
按照《2019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白皮书》的说法 , 鉴于全球教育机器人的相关市场调查报告及相似产品的发展历程 , 预估至2023年教育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41亿美元 。结合当时的汇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 教育机器人将是一个5500亿元的大蓝海 。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离不开当时的市场大环境 。
国务院在2017年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特意提及:“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 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
联想到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 , 以及相关人才紧缺的舆论风向 , 国内的高校纷纷新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的压力进一步向下传导 , 教育部在《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 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
教育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教育机器人赛道的“热度”由此迅速升温 , 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资本市场的态度 。优必选、能力风暴等企业纷纷布局 , 小米、寒武纪智能、大疆创新等也开始向教育机器人进军 , 仅2018年入局编程教育赛道的公司就有200多家 。北京师范大学的报告或许有些“夸大”的成分 , 却也揭示了市场的看好态度 。
拐点出现在2021年的“双减”风波 , 大批的教培机构遭遇了灭顶之灾 , 可主打素质教育理念的STEAM迎来了阶段性的春天 , 而教育机器人正是STEAM的教学工具之一 , 在一片萧瑟的氛围中等来了“绿灯” 。
【教育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隐性的利好因素 。比如教育部曾在《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中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 , 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这些政策法规看似缺少强制性 , 却对一些编程和学习类APP产生了制约 , 也为教育机器人等硬件找到了“说辞” 。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 , 教育机器人都是前景大好的产业 , 势必会成长为千亿级别的大蓝海市场 。但也不得不承认 , 当前还属于教育机器人的初级阶段 , 即便大疆创新、科大讯飞等企业早已进行布局 。
02不好啃的“朝阳行业”
教育机器人是一个新物种 , 却也探索了六七年的时间 。
有编程机器人鼻祖之称的乐高 , 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索 , 2015年时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就达到了92亿丹麦克朗 。后来优必选、小米等玩家进入后 , 市场扩张逐渐加速 , 并形成了ToB、ToG和ToC三种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