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空 飞天逐梦“成都造”护航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际……过去一年 , 中国航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 逐梦星辰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
浩瀚星空 , 飞天逐梦 , 背后有着“成都造”的护航 。
2021年4月29日 ,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的成功发射 , 再次为中国航天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7年起 , 隶属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便开始承接空间站核心舱重要系统部件的生产制造 。
2021年6月17日 ,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位于成都的中电科十所的设备应用在发射场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中 。
2022年2月27日 , “大运号”卫星(星时代—17)搭载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 ,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这是全球首个以赛事命名的卫星 , 是AI卫星互联网首次全面融入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 , 也是大运会历史上首次与航天技术类企业深度合作 。
浩瀚星空 飞天逐梦“成都造”护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浩瀚星空 飞天逐梦“成都造”护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浩瀚星空 飞天逐梦“成都造”护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2年4月16日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其中 , 叶光富是成都“飞天”第一人 。
此外 , “成都造”护航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 。这是全球首次在航天员返回通信保障中应用相控阵宽带卫星通信技术 , 而相控阵终端的核心芯片及子阵 , 就来自于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中电科十所承研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承担了为航天员保驾护航的任务 , 实现对返回组合体进行状态和轨道监测 , 实现对信号的捕获跟踪、测量、遥测和数传数据接收以及遥控指令发送 。
浩瀚星空 飞天逐梦“成都造”护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浩瀚星空 飞天逐梦“成都造”护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新闻多一点:
【浩瀚星空 飞天逐梦“成都造”护航】在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 , 成都提出打造航空航天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同时 , 航空发动机被定为2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按照“一条重点产业链一套扶持政策”的要求 , 成都将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整体协同培育 。2020年成都航空发动机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 , 规模在全国占比近五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