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濮存昕悉数回归,北京人艺院庆纪念版《蔡文姬》亮相( 二 )


同时 , 传承并不意味着没有创造 , 这一次的演出更被赋予了一种现代的诠释和演绎 。让观众欣赏传统美的同时 , 也能以当代人的理解去与历史对话 。“要让观众去相信 。”唐烨说道 。此次剧中对情的处理更加细腻 , 家国情、夫妻情、母子情等委婉动人;对人物的解释也更加丰满 , 正面人物层次更多 , “反面”人物更通情理 。
正如《蔡文姬》的编剧郭沫若所说 , 为曹操翻案是他写作这一历史剧的主要目的 。《蔡文姬》一剧与曾在我国学界掀起的为曹操翻案风有着直接的关联 。1959年 , 郭沫若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一文中说:“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是应当作高度评价的 。他应该被称为一位民族英雄 。”这样的思路也贯彻在了《蔡文姬》一剧中 。
新版《蔡文姬》中 , 一力促成文姬归汉 , 使其能够续修汉书的曹操将继续由濮存昕扮演 。此轮演出前的新闻发布会上 , 他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2011年自己第一次接手曹操一角 , “当时蓝天野老师(曾在1978版《蔡文姬》中出演董祀)来看我们的排练 , 他就告诫我说话剧表演是生活化的 , 要强调真实感 。曹操在念《胡笳十八拍》的时候是要有停顿 , 但不能是抑扬顿挫有板有眼的朗诵 。因为这是曹操第一次看到这首曲子 , 要表现出一点生疏与惊喜 , 这样才能取信观众 。”
徐帆、濮存昕悉数回归,北京人艺院庆纪念版《蔡文姬》亮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辉(右)饰演左贤王
“在真实和浪漫间找平衡” , 一招一式见功夫
《蔡文姬》的美学价值毋庸置疑 , 诸如传统戏曲中的起霸、亮相、台步等程式 , 以及群体调度的龙套艺术 , 经过提炼、改造 , 创造性地运用于该剧的表演艺术之中 。观众在欣赏这部作品时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感受 ,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演员的表演——中国戏曲的唯美形式、剧作本身的浪漫主义情怀都化在演员表演中 , 一个步子 , 一个转身 , 都可以看见对戏曲的借鉴与融合 。一句台词 , 一个停顿 , 都可以让观众在韵律中体会语言的准确含义 , 这正是《蔡文姬》考较演员功力的地方 。
从2001年、2007年出演蔡文姬一角 , 到今年 , 演员徐帆时隔15年再度与这个角色相遇 , 她认为是这部戏培养了自己 , “这个戏可以锻炼演员的气质、心胸和态度 。我很庆幸遇到这个角色 。我甚至可以说 , 没有蔡文姬 , 徐帆会没有气质 。”
而对于再度饰演这样一个才情兼备的女性角色 , 徐帆坦言自己现而今的表演会更加成熟 , “因为我的阅历增长了 , 更能体会角色 。我想人无论对国家和家庭都应该倾注爱 , 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
“因为有杨立新、濮存昕二位哥哥 , 我的心里就是放松的 。”徐帆说道 。除了演员之间彼此感到默契 , 几位老搭档的再度同台也让观众直呼久违了 。2001年濮存昕是剧中的董祀 , 2011年“升格”曹操 。此次再次出演曹操一角 , 让这个人物一改观众印象中的霸气 , 而是更加儒雅睿智 , 突显了他文治武功的一面 。虽然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剧组 , 但濮存昕认为“如何在真实和浪漫间找到一种平衡 , 是我们永远的功课 , 每一场都要去琢磨 。”
而剧中所谓的“反面人物”周近 , 这次则被杨立新“正了名” 。他不再是一个坏人 , 而是“好人办了错事” 。“这部戏是浪漫主义的极致之作 。生活化方式就不一定合适 , 要敢于在舞台上利用表演制造节奏 , 制造悬念 , 制造趣味 , 自己去充实细节 。”杨立新说道 。他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如果以戏曲类型论 , 《蔡文姬》其实可以算作一出“诗文戏” , “这个戏的故事并不复杂 , 交给戏曲舞台上的‘铜锤花脸’ , 他站那唱就完了 , 因为观众是来‘听’戏的 。但我们话剧演员要把它‘说出来’、演出来 , 就特别考较台词功力和相互之间的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