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球儿思维”的六大特点

导读:世界有什么?世界是如何变成这样的?还有什么谜团存在?人类的思维要如何拓展并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尔切克围绕这些问题 , 为我们揭示了10项深刻的洞见 。
在每一项洞见中 , 作者不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和证明这个主题 , 还对它未来的发展做出了一些有根据的推测 。今天推荐的《万物原理》这本书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科普 , 它是一本沉思之作 , 从书中我们看到一位顶尖物理学家头脑中对于我们的现实世界 , 对于宇宙万物 , 对于人类发展 , 乃至人类思维本身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
“浑球儿思维”的六大特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万物原理》中信出版社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歇地面临大大小小的决策 , 有的决策可以凭借直觉和惯性决定 , 即使出现失误 , 结果也无伤大雅 , 但有些决策至关重要 , 需要谨慎决定 。作为一个理性与感性糅杂的复杂生物体 , 在决策过程中 , 我们总免不了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 , 比如情面、比较、偏见、经验等 。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 以下三种思维可以给到一些参考答案 。
01.
“浑球儿思维”
决策的一大难题是情面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顾及他人的情面 , 在应该行动的时候犹豫不决 。可有一类人 , 他们丝毫不受情面影响 , 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行动 , 看起来甚至有些“浑球儿” 。早些年 , 巴菲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他的孩子遇到车祸 , 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他 , 他头也没抬 , 第二天才想起来去看看情况 。被他收购的公司的创始人 , 希望保留极少一部分股权作为家族纪念 , 也被巴菲特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同样有“浑球儿”那一面的 , 还有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 。2001年 , 他不顾其他高管反对 , 他当着130多位同事的面 , 直接宣布炒了所有项目经理的鱿鱼 , 事先完全没有任何通知 。
为了更好地理解“浑球儿思维” , 我们先要了解大脑内部一个非常有趣的机制 。几十年前 , 认知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思考了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的大脑拥有各个独立运作的系统 , 这是不是意味着大脑有统一的意识?”通过长期研究 , 加扎尼加终于发现 , 大脑接收的外部信息是非连续的碎片 , 就像一张张独立的图片一样 。那连贯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呢?加扎尼加的研究指出 , 人的左脑中有一个叙述系统 , 他把这个系统命名为“诠释者” 。
“诠释者”会编造故事 , 把碎片信息组成有逻辑的故事 。就像把图片连续播放 , 变成电影一样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 , 为了让故事看起来能够自圆其说 , 它还可能篡改事实 , 强加不存在的因果联系 。因此 , 大脑里的统一意识都是经过“诠释者”艺术加工过后的剧本 。绝大多数人都毫无觉察地被这个“诠释者”支配着 。我们的意识和感觉其实是大脑加工后的“错觉” 。正因为如此 , 往往越聪明的人、越觉得能理解这个世界的人 , 越容易自欺欺人 。但是 , 有“浑球儿思维”的人并不屈服于“诠释者”安排好的剧本 。
【“浑球儿思维”的六大特点】具体来说 , “浑球儿思维”包括以下6个特点:
不维护自己的正确
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 , 他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 。在公司开会时 , 乔布斯经常骂别人的想法一无是处 。有的想法即使被他否定了 , 如果他后来认为那个想法的确很好 , 仍然会采用它 , 绝对不会维护自己的权威和正确 。
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拿巴菲特来说 , 他认为他投资生涯最重要的财富 , 也是个人品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内部计分卡 , 也就是自己给自己的打分 。与之对应的外部计分卡 , 是外界给你的打分 。我们不是不需要评价反馈 , 而是要弄清楚应该把哪个评价作为自我挑战的准则 。巴菲特认为 , 比起听从外界 , 听从自己的内心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