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渐缓,快手开启 “赚钱倒计时”

3月29日港股盘后发布了2021年四季度财报 。从整体上看 , 快手延续了三季度的“画风” , 继续收紧裤腰带 。四季度经济大环境普遍压力大 , 但短视频相较之下仍然有成长优势 , 抗压效果显著 。因此作为行业TOP的快手 , “收入扩张+费用压缩” , 两相作用下 , 亏损加速改善 。
尽管不得不面对持续落后抖音的竞争劣势 , 但在已上市的一众泛娱乐平台中(收入瓶颈 , 只能靠成本费用来做利润) , 快手的业绩显得更加突出 , 可以看到 , 赛道红利明显减缓了快手在经济逆风期下的增长焦虑 。
1、先看流量端表现:
(1)四季度快手月活创新高 , 来到5.78亿 , 结合Questmobile数据 , 应该是极速版的增速挑大梁了 。
(2)DAU/MAU稳定在56% , 这种优秀的用户粘性算是短视频的特有优势 。
(3)用户时长环比略有下滑 , 但在淡季下依然做到近2个小时的日均使用时长 , 除了本身的沉浸机制 , 不断发力的短剧内容也贡献了不少力量 。
2、四季度总营收244.3亿元 , 同比增长35% , 超出一致预期231亿元 。
(1)收入端主要超预期的是直播业务 。在秀场直播整体行业萧条下 , 原本逐步萎靡的快手直播 , 在三季度止降之后 , 四季度竟然重焕生机 。不仅付费率提升 , 平均用户付费金额也在加速增长 。最终实现直播收入11%的同比增速 , 而市场预期是持平或个位数增长 。
对于直播收入的超预期 , 除了快手本身提升打赏分成比例来刺激回暖外 , 我们在《快手槽点重重 , 价值从何而来?》一文中也探讨过 , 快手的部分电商直播博主 , 会存在相互间刷榜引流的现象 , 因此随着电商在快手中的业务占比走高 , 我们猜测这部分虚高的直播打赏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
(2)广告业务随平台商业化推进稳步变现 , 同比增长56% 。细拆来看 , 主要是由流量总时长(DAU*日均用户时长)的增长(yoy57%)带来 。下半年受监管和经济环境影响 , 整体广告行业萎缩 , 体现在自三季度开始单价环比持续走低 , 尤其是上半年火热但下半年正是监管风暴中心的在线教育、游戏、金融等广告 。快手受影响也在所难免 , 但依然靠强大的流量增长缓解了压力 。
(3)电商业务基本符合预期 , 四季度GMV2403亿元 , 同比增长35.7% , 自此全年6800亿的GMV算是实现达标(6500亿) , 此前公司对外披露2022全年目标为9000亿 。在综合佣金率环比下降(三季度1.06%vs四季度0.98%)的情况下 , 这样的超指引显然质量不高 。
虽然在经济低迷下 , 快手电商的增势算相对可观了 , 但如果与抖音相比 , 快手电商的成长力则远远落后 。抖音作为后发选手 , 2021全年电商业务实现了1万亿GMV , 并且对2022年指引为2万亿 。
3、毛利率环比持平 , 但收入分成继续上抬 。
四季度快手毛利率41.5% , 与三季度持平 。尽管高毛利的业务占比在提升 , 但毛利率没有看见改善的趋势 , 下半年持续承压 。
细拆来看 , 主要受占了60%成本的“分成成本”占收入比重持续提升所致 。这里的收入分成主要包括直播打赏分成、广告激励分成 。
(1)其中直播打赏的分成比例更高 , 一般情况是50% 。但随着年初直播热度明显下降 , 包括同行也在加大做直播引流 , 加剧了竞争 , 快手在去年下半年也对部分直播博主提升了分成 。
(2)下半年快手为了引入更多的品牌广告主 , 开启了几波广告主运营活动 , 符合要求的品牌广告主可以享受较高的返点激励 。
4、费用端则继续走压缩 。
四季度三费均有下降 , 其中一直较高的销售费率优化最明显 , 环比从三季度54%下降至42% , 改善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这其中除了有本身克制投放的因素在 , 还有海外获客投放暂停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