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野《光环之下》:真实才能让观众共鸣电影不能传达绝望

近日 , 首档人物纪实性系列短片《光环之下》陆续上线 , 聚焦在自己的领域内有突出表现的优秀人物 , 通过纪录片的方式 , 围绕社会议题 , 表达他们的生活态度或独特观点 , 让正向能量印刻在时代的回响中 。本次《光环之下》邀请短道速滑退役运动员王濛、演员倪妮、导演文牧野、歌手周深、词作家王平久、作家麦家 , 探究六位优秀人物“光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
文牧野《光环之下》:真实才能让观众共鸣电影不能传达绝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濛:不能永远寄生在光环之下让更多人了解体育是使命
曾多次获得奥运金牌 , 开创了"中国短道速滑新时代"的王濛 , 在刚结束不久的冬奥会解说上"濛言濛语"金句频出 , 凭借自己的实力与真性情光速出圈 , 收获诸多喜爱 。《光环之下》正片则向观众展现了更全面立体的“濛主” 。热爱滑冰、全身心研究运动器材、钻研技巧 , 运动员在役时她多次拿下金牌 , “我滑冰只能是必胜 , 我和大家不同的地方就是 , 我觉得我更钻研吧 。”
刻苦与努力换来的冠军荣誉为王濛带来了闪耀光环 , 但她深知自己不能永远寄生在冠军的光环之下 , “我最大的光环就是我自己的奥运冠军 , 但是你要把它永远当成你人生的光环 , 它是不对的 。”退役后的王濛做起了自己的体育节目、新媒体、MCN机构、电商业务、体育题材短剧等 , 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再就业机会的同时 , “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 , 我觉得它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 也是我的使命和宗旨” 。
文牧野《光环之下》:真实才能让观众共鸣电影不能传达绝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倪妮:往内走的角色更有吸引力幸福是对角色的塑造欲望
《光环之下》第二期跟随演员倪妮倾听她出道十年的心路历程 , 以《金陵十三钗》中美艳孤傲的玉墨崭露头角 , 倪妮始终对表演保持敬畏之心 , 认真塑造好每一个角色 。2021年倪妮拍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艺术片——《漫长的告白》 , 拍摄初期 , 她陷入“会想怎么样能够跟之前的人物状态不一样”的焦虑中 , 但实际体验过后 , “导演也不希望说你要可以地去塑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阿川 , 他就是让我放松放松 , 因为放松才会有细节” 。
十年来 , 倪妮在演员道路上慢慢摸索 , “我一定觉得往内走的角色对我来说是有吸引力的 , 这个角色长在你身上会比较坚固” 。前行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 倪妮谈起自己对于表演的感受 , “心里想要去塑造它的欲望 , 是大过于它带给你的难度的 , 你脑子里是一直在转的 , 这个东西其实会让人更享受 , 这就是幸福 , 就是演戏的幸福 , 作为演员的幸福 。”
文牧野《光环之下》:真实才能让观众共鸣电影不能传达绝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牧野:真实才能让观众共鸣电影不能传达绝望
以电影《我不是药神》走入大众视线的新人导演文牧野是《光环之下》的第三期嘉宾 , 为了梦想从家乡来到北京考了三年电影学院研究生 , “感觉好像是你立的一个志向 , 你得把它完成 , 完成不了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放弃了 , 心里的坎是过不去的 。”文牧野形容自己是一个较劲的人 , 不会改变目标方向 , 会一直往一个方向走 。
从“世界改变英雄”的《我不是药神》到“英雄改变世界”的《奇迹·笨小孩》 , 文牧野认为“现实主义电影必须要材质真实 , 情感和精神上也要真实 , 你的东西一旦不是真的 , 你就不能在观众心里产生共鸣 。”对生活的观察也是文牧野的灵感来源 , 哪怕只是养老院里的东北老太太 。电影之于文牧野的意义 , 是光环和热爱 , 是烛火和希望 , “我理解的是 , 你对生命和生活可以失望 , 但是你不能绝望 , 尤其是绝望 , 电影不是传达绝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