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营造的学问与挑战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如今 , 上海作为一个在空间、社会、消费、经济转型方面位居前沿的大都市 , 打造怎样的场景 , 能更好地吸引人才、驱动创新、形成独具风格的城市特质 , 成为颇受热议的话题 。
日前 , 一场为了探求上述问题破解之道的线上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召集下展开 。学者们分享各自观察与研究心得 , 并就“网红打卡地能否长红”等都市文化新现象各抒己见 。
【场景营造的学问与挑战】网红场景热闹一时背后
有无隐忧
一些营造能让所在街区的风景在短期内好看起来 , 却使所在区域快速布景化 , 场景本身应有的价值、个性和丰富程度反而被削弱了
近两年来 , 但凡国内学者论及“场景”二字 , 往往会提及以特里·克拉克和丹尼尔·西尔为代表的新芝加哥学派 。
特里·克拉克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 。他自2004年开始聚焦场景研究 , 从美学和消费维度出发 , 就世界上一些知名大都市在空间和场所营造方面的做法展开比较研究 。丹尼尔·西尔是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 因其在社会理论、城市、文化和文化政策方面的理论建树 , 成为前者场景研究项目的核心参与者 。
作为本次线上研讨会的召集人 ,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朱伟珏教授请来这两位场景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学者 , 主要有两个目的:介绍场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希望两位理论研究先行者以多年来的研究积累 , 为国内方兴未艾的“场景营造热”解疑释惑 。在讨论伊始 , 朱伟珏便率先抛出自己近来关于“场景营造热”的两个困惑 。
第一个困惑来自对网红场景打卡热的反思:虚拟空间或者说“网络空间”对场景营造的影响究竟如何?朱伟珏细查“打卡热”后禁不住追问:成为网红场景 , 一定好吗?网红场景能给其所在街区带来什么?如果网红场景营造带来的只是营销者和打卡者灿若烟花一般的热闹 , 场景营造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
自2002年回国任教后 , 朱伟珏的视线始终未离开她儿时的居住地南昌路 。身为社会学教授 , 自2014年开始 , 她先是带着学生到南昌路街区开展田野调查 , 记录下100多位居民和南昌路的故事;紧接着 , 便是作为“南昌路热心居民代表” , 从2019年开始 , 打造一年一度的“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 。为了能找到文化艺术季恰如其分的“火候” , 朱伟珏对发生在上海中心城区的各类场景营造活动都非常关注 。
据她观察 , 现在不少场景营造项目看上去酷炫 , 也能吸引来人流 , 且由于这些活动的举办者大都深谙传播的重要性 , 经过一番打造 , 要获得一时的流量效应不是太难 。很快 , 一些网红达人闻讯而来 , 到这些美丽的场景里拍照、推销产品……问题是 , 在朱伟珏看来 , 一些推销者只是把场景作为好看的布景而已 , 对场景本身的特质、故事、文化底蕴反而不甚了解 , 其推销行为产生的收益似乎也跟街区及其活力没什么关系 。
第二个困惑是 , 与主要靠本地居民及其文化积累开展场景营造不同 , 如今上海出现了另一种趋势:不仅政府会邀请具有规划、设计能力的专业人士介入社区层面的场景营造 , 越来越多地产商和资本也介入到这一波“场景营造热”中 。其中一些营造能让所在街区的风景在短期内好看起来 , 却使所在区域快速布景化 , 出现了过分看重流量经济效应的倾向 , 场景本身应有的价值、个性和丰富程度反而被削弱了 。
在合法性、戏剧性与真实性
之间拿捏分寸
要想让一个街区、一条街道产生活力 , 需要使相应的活动具有“合法性”“戏剧性”“真实性”三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