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的处读第几声

“处暑”的“处”读第三声(chǔ) 。明代《月令七十二集解》对“处暑”的解释说:“七月中,处 , 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由此可见“处暑”之“处”是动词,应读上声 , 也就是第三声 。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节气的含义是气温逐渐下降 , 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天 。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 。全国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 , “登”即成熟的意思 。
【处暑节气的处读第几声】“暑”在古汉语里就是热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根据一年中气温的不同,“暑”也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小暑、大暑、处暑 。其中小暑是立夏过后,气温稍高有暑意但也不是很热是为小暑 。大暑比之小暑热力要更甚,刚好处在中伏前后,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俗语说,小暑不算暑,大暑正伏天,就是这个意思 。同时,大暑这一时期,也正是降雨旺盛时期 。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就形成了即热有闷的特点,也是人们最难受的“桑拿天” 。最后的处暑,已经是立秋过后的节气,虽有“暑”但处暑表示的是暑热停止的意思 。从处暑过后,暑热结束,天气转凉就进入秋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