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1、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 。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 , 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 。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 ,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
杭州人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嫩鸭儿、呆大鸭儿,就营养来说,老鸭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对口味和营养都会好一点,适合煲汤解暑气,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酱鸭等 。对如何辨别老鸭和嫩鸭,这里有一个小窍门:老鸭一般毛长得比较齐,嘴和脚掌比较硬,颜色发黄、发黑,摸上去骨头比较硬 。另外 , 同样的个头 , 老鸭比嫩鸭分量重 。
2、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 。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 。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 , 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
3、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 。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 , 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 , 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 。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 , 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 。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 。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 , 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
4、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 。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 , 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 。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
5、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 。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 。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 。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 , 口感甚佳 。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 , 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 。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 , 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处暑后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养肺,而银耳、山药、白萝卜、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最易入肺,建议多食 , 少吃一些辛辣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