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打造更多朝阳群众、西城大妈

北京市民政局网站消息 , 近日 ,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印发《北京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
北京将打造更多朝阳群众、西城大妈
文章图片
《方案》提出 , 到2023年 , 逐步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构 , 实现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5个社区社会组织 , 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8个社区社会组织 , 每个社区培育不少于2个“品牌”社区社会组织 。
《方案》称 , 将实施“品牌”工程 。在市、区民政部门指导下 , 各街道乡镇在有一定基础的社区社会组织中 , 确定重点 , 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一社一品”、“一街多品”的发展格局 。围绕品牌建设号召力、品牌影响凝聚力和品牌发展持续力 , 引导优秀的社区社会组织制定自身发展规划 , 加强项目复制推广 , 逐步提升品牌的辨识度和社会美誉度 , 打造更多“西城大妈”、“朝阳群众”、“石景山老街坊”等参与首都基层社会治理的亮丽名片 。
以下是《方案》全文:
北京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印发的《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和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印发的《关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京社委社组[2019]28号) , 推进北京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 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 制订本实施方案 。
一、目标任务
到2023年 , 逐步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构 , 实现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5个社区社会组织 , 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8个社区社会组织 , 每个社区培育不少于2个“品牌”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布局进一步优化 , 质量进一步提升 , 作用进一步发挥 , 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作出贡献 。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安家”工程 。规范社会组织培育服务机构 , 市民政局制定印发《北京市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构建设运营工作指引》(见附件) , 通过“一址多用”、“合署办公”和“人才共用”等方式 , 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平台等设施 , 建设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构 , 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支持、资源对接、人才培养等服务 。全市街道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应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 作为枢纽型、支持性平台 , 协助街道社区联系、服务、管理社区社会组织 。各区、街道乡镇应统筹使用市、区社会建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社区公益事业补助资金、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等 , 落实好“新增公共服务项目向社会组织购买的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 , 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 , 加大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 。
(二)实施“育才”工程 。市、区民政部门统筹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力量 , 分级分层建立社会组织领域专家库、师资库 , 第一批师资名单于2022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 精心设计培训课程 , 统筹安排培训计划 , 通过线下授课、网上课堂、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培训 , 培训结束后应及时总结 , 确保培训任务务实高效完成 。面向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和骨干力量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讲 , 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规范化建设、能力建设、项目运作等纳入培训内容 。鼓励有条件的区、街乡镇为社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购买相关书籍 , 支持其参加社会工作知识培训和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 , 通过系统性、专业化训练 , 培养出一批熟悉社会组织运作、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业务骨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