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院三招助企业把专利变订单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网
重庆高新院三招助企业把专利变订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重庆高新院的科技人员在调试新型碳化硅半导体充电桩 。(摄于二○二一年二月十八日)特约摄影 谢捷\视觉重庆
9月8日 ,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畔 , 第七届创客中国重庆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在此举行 。
台下 ,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高新院)董事长陈锦、规划发展部部长林培思 , 密切关注着场上创客们的路演展示 。他们专程从璧山赶来 , 正是要与其中11个优质项目的路演人现场签约 , 通过对这批项目进行孵化培育 , 让它们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
自2019年6月成立以来 , 重庆高新院通过实行科研成果“孵化+推广+迭代”全周期培育 , 让一批科技创新项目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变成真金白银 。截至目前 , 重庆高新院已孵化25家科技型企业 , 成活率100% , 累计实现收益约1.5亿元;获得意向订单超过8亿元 , 预计实现产值16.7亿元 。
如何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重庆高新院使出了三招 。
搭平台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中国行业百强企业”等
今年6月 , 在市经信委发布的本年度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榜单中 , 重庆平创半导体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平创)榜上有名 。
成立于2019年底的重庆平创 , 是重庆高新院当年引入重庆大学教授陈显平及其团队后双方共同创建的 , 前者以资金入股 , 后者以技术入股 。
“携手重庆高新院 , 让我们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陈显平感慨地说 , 他带领的科研团队 , 是国内最早从事碳化硅功率芯片研究及应用的队伍之一 , 但在把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中 , 他和团队成员一度遭遇研发资金不足、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等难题 。
在接洽重庆高新院并获得资金入股共建企业后 , 陈显平和团队在资金、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得到重庆高新院全程帮扶 , 团队的科研成果顺利走上生产线——重庆平创成立一年即获得超过6000万元市场订单 , 目前企业在碳化硅芯片器件领域取得10多项成果专利 , 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基于全碳化硅芯片技术的电源管理与转换系列产品 , 特别是完成“升为规上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获批‘专精特新’”的“三年三级跳” , 让企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
“作为通过重庆高新院搭建平台的培育孵化项目 , 重庆平创的成长很有代表性 。”陈锦介绍 , 在重庆平创成立初期 , 重庆高新院在中试、管理、市场三个方面积极为企业赋能 。
在中试方面 , 重庆高新院委派技术人员入驻企业 , 为其搭建碳化硅充电桩中试产线 , 全程代办充电桩建设项目 , 帮助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在管理方面 , 派驻专职董监事 , 从零开始帮助企业建章立制 , 包括搭建组织架构体系、提供财务及法务支持等 , 确保企业高效运行;在市场方面 , 积极推动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先用先试 , 比如对重庆平创在完成全碳化硅充电桩产品开发后 , 及时协调相关单位首购首用 , 推动这一产品成功入选重庆首轮“新基建”项目 , 畅通了市场渠道 。
正是通过上述一揽子搭平台举措 , 截至目前 , 重庆高新院培育出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 1家“中国行业百强企业” , 2个“重庆英才”创新创业团队 , 4家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 , 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建基地
为引入的科研企业提供产品正式投产前的各类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