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冻零下40°C 建造速度提速60%,“北京技术”创新应用亮成绩单

【抗冻零下40°C 建造速度提速60%,“北京技术”创新应用亮成绩单】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一件轻便的冲锋衣 , 能扛得住零下40℃的低温;外行看着像拼积木一样简单的模块化建筑 , 既能保证质量 , 还能让建造速度提升60%;一套北京诞生的算法 , 正在为长江禁渔禁捕工作助力……在2022年服贸会上 , 一批北京企业拥有的“北京技术”亮出精彩的成绩单 。
抗冻零下40°C 建造速度提速60%,“北京技术”创新应用亮成绩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服贸会创新服务特色展示馆中 , 一件厚度仅2厘米的冲锋衣 , 却堪称最暖和的一件衣服 。它是由中关村一家创新企业研发的新型超轻保暖材料制成的 。该企业首席科学家钟飞鹏介绍 , 对抗零下40℃的低温 , 如果使用传统动物毛发填充衣物 , 需要6至7厘米的厚度 , 穿上后行动不便 。而采用纳米多孔材料 , 能将保暖和轻便性能完美兼容 。但这种材料易碎 , 很难应用于工商业 。
“我们历时8年 , 攻克了这个难题 。”他说 , 前期测试时 , 一位男士穿着两件薄衣 , 再套上这款冲锋衣 , 就能在零下40℃、3至4级风的低温舱内待上近三个小时 , 不觉得冷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部分室外观赛场馆 , 这款新材料被用于制作保暖坐垫和保暖马甲 。预计今年 , 这款新材料制成的轻便保暖冬衣将上市 。
一套诞生在北京中关村的算法 , 可以“算”准千里之外的事 。湖北省对长江流域的禁渔禁捕 , 一度主要依赖人力巡检及视频监控 。现在 , 宜昌段230公里的江岸两侧 , 共布设了117处光电雷达和人工智能摄像机 , 配合算法就能轻松精确识别非法捕鱼、一人多竿等非法捕捞行为 。目前 , 这套系统上岗满一年 , 有效服务于长江流域环境保护 。
造房子 , 却看不到砖 。这也是一项聪明的北京技术 , 并且已经在北京经开区N20项目中应用 。在服贸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展区 , 该项目的一个单元模块展出 。工作人员介绍 , 项目采用了模块化建造体系 , 依托智能建造平台 , 仅用45天就能完成1.5万余个箱体的快速高质量装配 , 提升约60%的建造速度 。现场完成吊装后 , 钢结构的箱体框架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 , 保证建筑达到8度抗震等级 ,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达5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