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监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明年建成

【气象灾害监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明年建成】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8日讯(采访人员章胜 实习生黄润琪)采访人员18日了解 , 在武汉举办的达索系统大中华区基础设施行业峰会上 , 国内首个“全过程无缝衔接的数字化建筑项目”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已封顶 , 计划2023年2月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 , 该项目建造期间不需要用一张图纸 , 全数字化建模 , 而且在施工中 , 工作人员只需要用手机扫码就能了解到施工进度和工程参数 。
据了解 , 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位于江夏区八分山 , 项目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 , 采用了达索系统3D体验平台这一基于项目的协作平台 。天气雷达设计塔高90.057米 , 投用后 , 该项目将成为全国气象灾害监测网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
气象灾害监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明年建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建设中的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 。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成富介绍 , 天气雷达塔身以“气旋”为设计灵感 , 采用双螺旋形 , 形成旋转婀娜的“华尔兹” , 建成后将集监测预警、科研试验、科普教育与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 。
气象灾害监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明年建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效果图 。
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示了达索系统打造的各行业灯塔型案例展示 , 采访人员看到 , 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上部分的球状雷达 , 能够因天气变化在夜间发出不同的颜色——如晴天是红色 , 而雨天将变成绿色或黄色 。
据介绍 , 通过“数字孪生”概念 , 在元宇宙的虚拟场景中打造的数据模型 , 基于3D体验平台 , 天气雷达项目通过让设计、施工方共享同一个三维模型 , 实现“一模到底、无图纸建造” , 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参与修改或者阅读项目 。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表示 , 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是我国首个建筑工程PLM平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成功实践 , 改变了建筑、工程与施工行业之间BIM建模软件不统一、数据标准各异的传统业务方式 , 通过提供高度集成的项目与数据管理 , 利用施工模拟更好地计划与执行项目 。
值得注意的是 , 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数字模型将在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中精细化程度日益完善 , 这使得该项目模型将具备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