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暑期爆了!喜剧+科幻,到底行不行?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5日讯(采访人员万旭明)自7月29日上映以来 , 电影《独行月球》不出意料地“爆”了 , 影片票房已超16亿元 , 即将超越《人生大事》 , 坐稳年度票房榜第三的位置 。熟悉的“开心麻花”班底 , 不掺水的超高“含腾量” , 让观众看着就想乐 。但流浪月球、拯救地球的剧情设定 , 又充满科幻感 。导演张吃鱼 , 主演沈腾等接受采访 , 对于喜剧、科幻这两大自带矛盾的元素 , 他们拿捏起来也颇费了一番功夫 。
《独行月球》暑期爆了!喜剧+科幻,到底行不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科幻做碗 , 喜剧是饭
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 , 人类在月球部署月盾计划 。谁知陨石提前来袭 , 月盾计划成员紧急撤离月球 , 维修工却意外被落下 , 成了“宇宙中最后的人类”……单看这个剧情设定 , 很容易让人想起《火星救援》等科幻大片 。然而 , 当维修工是沈腾 , 月球领队是马丽 , 沈腾还与一只滞留月球的袋鼠一起 , 为地球人开启了“直播” , 这就很“开心麻花”了 。
【《独行月球》暑期爆了!喜剧+科幻,到底行不行?】科幻电影不好拍 , 加上喜剧只会更难 。这类作品不多 , 今年暑期就已经有前车之鉴 。《独行月球》导演张吃鱼也不讳言:“把科幻和喜剧结合在一起的电影比较少 , 我们肯定也会担心 , 喜剧包袱会不会消解科幻高大上的感觉?科幻的冰冷会不会消解掉包袱的喜感?”于是 , 影片从拍摄之初就开始在两者之间找平衡 , “科幻是壳 , 里面装什么 , 其实是由我们决定的 。比如我们有一个碗 , 这个碗可能看着是非常有未来感的 , 但它装的米饭是你平时日常都能吃到的 。电影里很多桥段都是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 。”
尽管“碗”里装的仍是喜剧 , 影片还是请来了一批科学顾问 , 使用了《流浪地球》同款中国特效团队 , 全片近2000个特效镜头 , 后期制作长达3年之久 。
《独行月球》暑期爆了!喜剧+科幻,到底行不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含腾量”100% , 小人物拯救地球
近几年 , 随着沈腾主演影片的票房一路走高 , 一部电影的“含腾量”成了影响观众期待值的重要因素 。在《独行月球》中 , 沈腾与一只袋鼠双双滞留月球 , 跨越物种的无效沟通成为影片一大笑点 。沈腾自带的荒诞感 , 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片中喜剧与科幻的冲突 。有观众评价道:“如果吴京的月球基地里出现一只袋鼠 , 我一定会觉得导演疯了 。但如果是沈腾 , 就很合理了 。”
对独孤月这一角色 , 沈腾用一句台词概括为“中间人” , “他不愿意做那个特别拔尖的人 , 就觉得在中间的这个位置是非常舒适的 , 是他的舒适区 。”一个划水的“中间人” , 却成为地球最后的希望 , 并最终选择“牺牲小我” , 在沈腾看来是自然而然的变化 。“牺牲小我 , 还是牺牲大我?如果是你 , 在那个时候也会做这样的选择 。这是一种牺牲精神 , 也是一个人的成长 , 这其中包括独孤月对马蓝星的爱 , 也包括地球那么多人对独孤月的爱 , 是爱促使他做了这个决定 。”
导演张吃鱼曾参与执导、编剧开心麻花电影《羞羞的铁拳》 , 对沈腾一贯饰演的小人物非常熟悉 , “独孤月的沙雕和沈腾的喜感 , 有共通之处 。不过 , 拍完这部电影之后 , 我觉得他们真正的契合点是坚韧 。”
《独行月球》暑期爆了!喜剧+科幻,到底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