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澄澄事件:出来炫,该还的已经还了

王澄澄事件:出来炫,该还的已经还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引发质疑的父女合照
“通报”释出后 , 王澄澄(网名)势必将迎来更猛烈的质疑和追问 。如果说公众最初的质疑和追问是基于“王澄澄和身着警服父亲的合照”、“疑似借用警用直升飞机拍段子”、“日常炫富”进行想象 , 那么“通报”后 , 意味着质疑和追问的空间再次被拓展 。
就“通报”而言 , 可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王澄澄的父亲已经在年初退休 , 在职期间已经按规定将女儿创业经商的情况进行了报告;其二、“疑似借用的警用直升机”是民用直升机 , 不过涉事的总经理还是被所属航空公司免去了职务;其三、王澄澄2017年开始自主创业、2021年结婚 , 丈夫也是一企业法人 。
要知道 , 公众对王澄澄事件的预设是“坑爹事件” , 但是“通报”之后 , 最先被坑的竟然是航空公司的总经理 , 我们暂且不管这位被免去的总经理是“谁的朋友” , 但从事理上来看 , “坑友”显然先于“坑爹” 。甚至 , 更为微妙的是 , 有人竟然顺着“丈夫也是一企业法人”这一模糊细节 , 还挖出王澄澄丈夫的背景也很不简单 。
这就使得王澄澄在“坑友”之后 , 很可能还会“坑爹”、“坑夫” 。因为从王澄澄一声不响的就把账号设置为“私密状态”(跟注销差不多) , 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并且更为吊诡的是 , 一位自称与王澄澄有过合作关系的短视频编导也站出来发声了 , 先是“控诉”王澄澄“卸磨杀驴” , 再就是强调王澄澄的资源很好(人力、物力、财力) , 最后希望王澄澄站出来回应 。
然而短视频编导的发声看似澄清了部分事实 , 可事实上却带了更多疑问 。因为从始至终 , 王澄澄的“炫富”到底是“经营人设” , 还是“重复自己” , 就连短视频编导也是傻傻分不清楚 。如此之下 , 王澄澄要是不能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 那么“坑爹叙事”和“坑夫叙事”就会被肆意推开 , 即便很多时候公众并没有充分的证据 。
基于此再论王澄澄事件 , 真可谓应了不少人那句话“要多坑有多坑” 。一定程度上 , 并不是“爹和夫”真有问题才算坑 , 而是在当前的舆论炙烤下 , 就算没什么问题 , 作为“爹和夫”也是很痛苦的 。毕竟资源那么好 , 想要讲清楚 , 又谈何容易 。
毫不夸张地讲 , 到了这个节点 , 最该着急的已经不再是王澄澄 , 因为出来炫的她 , 从一声不响的就把账号设置为“私密状态”起 , 就意味着“该还的已经还了” , 而真正开始着急的可能是她的“爹” , 也可能是她的“夫” , 这主要在于她的资源是谁给配置的 。
当然人们更在意的不是资源是谁给配置的 , 而是支撑资源配置的能量是否合规 。因为在类似的事情上 , 已经形成惯性思维 。换句话说 , 对张澄澄、李澄澄是什么态度 , 对王澄澄也是什么态度 。虽然从章法上好像不成体统 , 但是逻辑上已经很成熟了 。
另外“后真相”时代的复杂就在于谁也无法绝对得知真相 , 在同一件事情上 , 人的辨别力是弱小的 , 但这依然不妨碍人们对于潜在游戏的质疑和追问 。就比如会把“不正常的高调”对应着“舆论的唾沫和既定风险” , 虽然我们都清楚 , 这不太符合程序判断 , 但是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
所以说回王澄澄事件 , 显然算是公众的一次无差别的质疑和追问 。要知道 , 人们并不在于王澄澄是“真炫”还是“假炫” , 但因为她的段子里牵涉到“穿警服的父亲”和“直升飞机” , 那么以我们现有的公众想象力 , 自然是会往多想的 , 以至于王澄澄事件即便还没有最终定性 , 人们就已经开始给王澄澄编排“坑王”的故事了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