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发现“渐冻症”潜在治疗靶点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 俗称“渐冻症” , 是一种逐渐为大众所知的渐进且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这种病目前尚无治愈办法 , 但中国学者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发现了“渐冻症”的潜在治疗靶点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说:渐冻症会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 。GJ图
日前 , 坐落于上海浦东的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英矽智能宣布 , 研究人员利用名为“PandaOmics”的人工智能生物靶点识别平台发现了多个“渐冻症”潜在治疗靶点 , 其中包括17个高置信度靶点和11个全新治疗靶点 。
这项研究由英矽智能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附属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瑞士苏黎世大学、中国清华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 。该研究由英矽智能大湾区团队负责人潘颖博士主导 。研究人员利用“PandaOmics”分析了来自多个公共数据集的大量中枢神经系统样本转录组数据 , 以及大量“渐冻症”患者运动神经元样本的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 。
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衰老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 。论文作者之一、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鲁白表示:“从由人工智能驱动在海量数据集中发现靶点 , 到在小鼠、果蝇等多个模型系统中进行生物验证 , 再到通过研究者发起的试验进行快速临床测试 , 这代表了一种新趋势 , 有望大大降低药物开发的成本和时间 。更重要的是成功率的提升 , 特别是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而言 。我们非常高兴成为这个国际研究团队的一部分 , 并期待之后对这些新靶点展开临床验证 。”
【上海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发现“渐冻症”潜在治疗靶点】英矽智能是一家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药物研发公司 , 通过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连接生物学、化学和临床试验分析 , 利用深度生成模型、强化学习、转换模型等现代机器学习技术 , 构建强大且高效的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 , 识别全新靶点并生成具有特定属性分子结构的候选药物 。英矽智能聚焦癌症、纤维化、免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衰老相关疾病等未被满足医疗需求领域 , 推进并加速创新药物研发 。
- “互联网+林业”在浦东照进现实!人工智能赋能林业管护
- 22秒完成一次核酸采样、全程无接触,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在上海大学亮相
- 不惧高温!上海大学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硬核”亮相
- 城市管理、服务业……在北京,被人工智能注入新生命的行业远不止这些
- 上海:抢滩元宇宙
- 湘江实验室在长沙成立 将聚焦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
- 上海大学研发“无接触”核酸采样机器人
- 湘江实验室长沙揭牌 聚焦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
- 截至7月10日 上海有12个高风险区186个中风险区
- 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上海力争2025年新赛道总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