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独立后,市场份额走出v型曲线( 四 )


2012年 , 杨柘从三星离职加入华为 , 此后三年 , 华为的营销风格大变 。从P7的君子如兰、P8的似水流年 , 再到Mate7的爵士人士 , 华为手机逐渐打上了情感标签 。这帮助华为在满大街充斥简单粗暴式广告的时代 , 率先找到了差异化的品牌形象 , 并借此打入了高端市场 。
比如 , “爵士人生”让Mate7创造了一项纪录 。2014年9月发布的Mate7 , 发布后6个月累计发货超400万台 。同时 , 它也是12年里(2003-2015) , 华为首次销售一部3000元以上的手机超过10万台 。随后 , 麒麟芯片逐渐成熟 , 自研核心技术和品牌形象形成了华为在高端市场发展的正向循环 。
独立565天后 , 荣耀已经恢复了元气 , 产品策略也更自由 。但相比老大哥华为还存在差距 , 行业竞争之激烈也没有缓解的趋势 。这意味着 , 不管荣耀今后是走自己的路 , 还是沿着老大哥的足迹前行 , 都要经历一番磨练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节点财经”(ID:jiedian2018) , 作者:五行 , 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