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戏”“利”“续”

本文转自:中国电子报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戏”“利”“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戏”“利”“续”】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戏”“利”“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 。近日 , 工信部公布了新一轮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 , 使得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更加关注 。怎样建平台 , 怎样选择和使用平台 , 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笔者在此也想跟潮说句: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该念好“戏”“利”“续”三个字 。
首先说“戏” 。一个平台要有一个平台的特色 , 要非常清晰地凸显自己重点“在演什么戏” 。就是说 , 在平台建设中 , 要提倡“专精特新”的精神 。不是说工作服务面不能摊大 , 而是要提倡做有限的工作点、或者有限工作面的“一招鲜” , 增加解决问题的“压强” , 这样的平台会更有生命力 。比如说 , 今天我们要做有震动、有转动等动感的大机器远程运维 , 就会想到容知日新、智寰科技的平台;想做物流承运对接 , 就会想到全国最大的无车承运平台——路歌 。这些平台已成为解决专业问题的“智多星”“老师傅” , 当然受欢迎 。遗憾的是 , 今天很多平台是为了建设而建设 , 人云亦云 , 泛泛而建 , 仿佛什么都能做 , 但什么也做不精 。这样的平台看不到未来 。那么 , 怎样把平台的“特色戏”演好?这需要核心科技和知识的积累与淬炼 。具体说 , 就是要拥有自己独有的数据采集体系、数据计算体系 , 拥有人无我有 , 或者人有我优的传感器、独特的算法软件、精妙的运行模式等 。
其次说“利” 。一个平台要实现永续发展 , 一定要说清楚“赢的什么利” 。当然 , 这种挣钱有多种方式 , 可以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让小猫去买单”的曲线模式 , 也可以是先赔后赚的时间差模式等 , 但归根结底一定要有非常明晰的盈利内容和模式 。否则 , 平台不挣钱 , 只能说明“树”还没有栽活 。平台长期烧钱 , 就要考虑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不得不承认的是 , 在平台至上的今天 , 确有大量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经营惨淡 , 入不敷出 。而真正能够显著盈利的平台并不多 。究其原因 , 要么是缺乏“金刚钻”般的工业软件与解决方案 , 解决不好实际问题;要么是靠外部资金的“强心针”匆忙上马 , 平台还只是静止态的数据库;要么是建设之初 , 市场调研不足 , 顶层设计有欠缺 , 盈利模式设计不准 。当然 , 信息化建设也有很多都是“先上车 , 后买票”、边建设边完善的 , 希望尚在“烧钱”的平台尽快练出能够打动别人掏腰包的服务吸引力 , 走出平台可“利”的路子 。
最后说“续” 。平台是赋能的系统 , 那么 , 怎样计量其赋能几何?这就要看平台赋能后续带来的效果了 , 看看平台“作的什么续” , 以至于可以得到显赫的后续价值 , 让用户对此平台趋之若鹜 。比如 , 三只松鼠以台搭台 , 借助阿里云平台 , 建设出自己的云控平台 , 然后在自己的云控平台组织之下 , 企业销售收入从0起步 , 8年即过百亿元 。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出阿里云、松鼠云的强大后续动能 。再比如 , 羚羊科产平台 , 当前承载科研人员、科研成果、企业需求信息等要素数据均成海量 , 这就为后续的“双创”新市场主体的诞生创造了无限的后续潜能 。还比如 , 猪八戒网组织看不见的科研力量与看得见的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时空无缝对接 , 为企业低成本创造出难以计量的后续倍数效应的价值 。诸如此类 , 如果立意再高远再精准一些 , 连接再宽泛再生动一些 , 创造出的续导能量再强大一些 , 就应该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所追求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