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徐雷与张勇,两个人的故事( 二 )


如今 , 双十一和618都已成为电商行业的营销大促活动 。
徐雷做的第二件事便是无线化 。2014年双十一之后 , 徐雷正式接手无线业务部 。据他回忆 , 大概用了一年半时间对转型移动进行强化 , 2015年618京东移动端的订单已经超过60% 。一方面 , 用户已经接受并享受移动购物的体验;另一方面 , 京东做了很多升级 , 比如在营销和运营端下功夫 , 优化流量动线 , 增加用户购物需求等 。
「那个时候我们更坚定地认为 ,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还要再提速 。」徐雷说 。
2017年4月 , 徐雷成为京东集团CMO , 向刘强东汇报 。京东新设集团CMO体系 , 全面负责京东集团的整合营销 , 包括商城、金融、保险、物流、京东云等业务 , 以及集团整体的国内市场公关策略策划 。京东评价徐雷 , 为京东品牌的建设和塑造、向移动端转型的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
张勇着手阿里转型移动比徐雷更早一些 。
2013年9月 , 张勇成为阿里集团COO , 向接任集团CEO不久的陆兆禧汇报 。彼时 , 阿里处于向移动转型的焦虑期 。2013年10月 , 张勇在集团组织部大会上提出 , 「整个集团把无线作为最重要的战略」 , 要「allin无线」 。但陆兆禧的思路是通过社交转型无线 , 因此要做大「来往」 。
张勇接过阿里无线事业部之后 , 转换思路 , 倾集团之力做大手机淘宝 , 终于让阿里完成了移动转型 。也正是借此 , 2015年5月 , 张勇接替陆兆禧成为阿里CEO 。
张勇和徐雷 , 两个起点与经历完全不同的人 , 在阿里与京东却划出了如此相似的弧线 。
中台战役
张勇与徐雷都信奉 , 实现战略要通过组织与人事调整来实现 , 二者都在各自公司内部推行了中台战略 。
阿里是业内较早提出「中台」的公司 , 中台战略是张勇作为阿里CEO的第一大改革举措 。2015年 , 阿里启动「大中台、小前台」 。
这背后还流传着一个说法 , 马云是受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刺激与启发 。当年 , 他带高管去参观 , 发现在Supercell , 几个人就能组成产品团队 , 快速开发公测 。如果市场反应冷淡 , 果断放弃 , 重新开发 。多个小团队的反复开发与公测 , 积累了游戏通用素材与算法 , 反过来这又加快了开发速度 。
回国后几经研究 , 阿里推行中台战略 。张勇解释 , 在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机制中 , 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会更敏捷 , 更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 中台将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 , 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 。
基于中台战略 , 阿里的服务器、网络、机房都是统一的 , 数据与计算在一起 , 业务平台也在一起 , 到了细分的业务才由各部门工程师负责 。阿里中台希望将所有业务方的创新成本降到最低 , 比如阿里数据中台做好自然语言处理 , 各个业务团队都可以用 。
2018年 , 转型toB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共识 。当年双十一之后 , 阿里进行新一轮组织体系调整 , 张勇明确表示 , 过去几年阿里实施中台战略构建的核心能力 , 将全面和阿里云结合 , 向全社会开放 。
而就在那一年 , 徐雷也向前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 京东商城开始实施轮值CEO制度 , 徐雷成为首任轮值CEO 。2019年1月 , 京东商城升级为零售子集团 , 与京东物流、京东数科成为京东集团「三驾马车」 。
京东徐雷与张勇,两个人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时 , 京东正遭遇「至暗时刻」 , 2018年年底京东集团出现现金流危机 , 业绩变脸 , 股价大跌 。2019年1月 , 徐雷在京东商城年会上说 , 担任商城CEO半年来确实很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