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员涨价:你多掏5元 腾讯一年多赚74亿( 三 )


2019年8月 , 腾讯视频在其热播大剧《陈情令》上应用超前点播模式 , 据媒体报道 , 片方曾在庆功宴上透露 , 该剧的付费点播人数达520万人次 , 超前付费总金额达1.56亿元 。
不过 , 来钱快的“超前点播”模式 , 饱受消费者诟病和吐槽 , 于2021年10月被叫停 , 长视频这项升提ARPU值的鬼点子被扼杀在摇篮里 。
而提升ARPU值的另一途径便是提高会员门槛 , 也就是涨价 。
其实 , 国外视频平台奈飞也曾提价 , 不过并未对其市场份额产生很大影响 , 依旧收获了市场和用户的青睐 。那么 , 国内长视频平台能否学得会奈飞涨价术呢?
03
奈飞涨价术 , 腾讯视频们学得来吗?
事实上 , 不论国内外 , 长视频一直处在“囚徒困境”:高企不下的内容成本 , 难以揣摩的用户 , 局促的盈利空间 。
内容成本端短期内难以降低 , 只能在用户收入端上想心思 , 由此各种变花样的会员涨价 , 就成为了企业扩大利润空间的惯用伎俩 。
对于会员价格 , 其实国外的订阅会员价格不仅普遍高于国内 , 而且涨价次数也比较频繁 。
以奈飞为例 , 其订阅会员服务自2010年底开始至今历经5次提价 , 当前每月的基础/标准/高级会员价格8.99/13.99/17.99美元 , 连续月卡会员价格仍为爱奇艺与腾讯的2倍以上 。
而国内的爱奇艺 , 从推出会员付费体系10年以来 , 也才经历过2020年和2021年的两次会员提价 。
如此大的差别下 , 为什么每次国内视频平台一涨价 , 就被大家集中轰炸呢?
从根源上来说 , 这是因为国内短视频的内容 , 很少出现让用户心甘情愿为其买单的优质作品 。
目前为止 , 爱奇艺推出过如《延禧宫略》《人世间》《隐秘的角落》等爆款 , 腾讯视频的推出《扫黑风暴》《开端》《庆余年》等爆款 , 这些剧确实有风靡一时 。
但相比于奈飞《纸牌屋》《怪奇物语》《鱿鱼游戏》等顶级IP , 国内长视频还有明显差距 。
而除了内容质量上的差别 , 国外长视频也更加持续且高产 。
奈飞出品的剧集不少都多季连载 , 如《纸牌屋》就在6年时间内播出了6季 , 每季都深受观众喜爱 。
反观腾讯视频的爆款剧《庆余年》 , 在2019年播出之后 , 直至现在也未见其第二部 。
虽然对于奈飞的“续集效应” , 国内长视频也有尝试过 。
爱奇艺于2017年自制播出的《中国有嘻哈》(第二期开始改名《中国新说唱》)第一季在成为爆款之后 , 其第二季的播出也为平台拉到了近高达5-6亿左右的融资 。
但由于当时国内制片还不够成熟 , 很难保证此类IP持续高质量输出 。最终第三季第四季的播出并没有带来水花 , 此后几季的豆瓣评分也是远低于第一季 。爱奇艺的续集IP梦终究宣告流产 。
视频会员涨价:你多掏5元 腾讯一年多赚74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7年也是芒果台推出《向往的生活》的第一季 , 不同于爱奇艺的迅速流产 , 在五年内已经播出五季 。前三季播出确实一直给芒果带来了不少流量 , 但从第四、五季开始 , 从豆瓣上逐渐降低的评分可以看出来 , 该节目的影响力开始略显吃力 。
视频会员涨价:你多掏5元 腾讯一年多赚74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以看到 , 国内各大平台在内容端上 , 很难打造出如《纸牌屋》般的“连续精品”神话 。没有和奈飞一样的涨价底气 , 却做着奈飞一样的涨价梦 。这也就不难理解 , 为何用户“闻涨价就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