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布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全细胞图谱,华大团队主导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自然》发布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全细胞图谱,华大团队主导】由六国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完成之后 , 我们初步掌握了遗传“密码本” 。然而 , 遗传信息是由细胞携带的 , 但时至今日 , 人类尚未能一窥自己的细胞图谱 。
全面解码细胞的数字化特征将推动生命科学的研究 , 为生物医学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资源和工具 。由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导的一项最新研究将目光投向了和人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3%的猕猴 , 绘制了一张猕猴的全身器官的细胞图谱 。这也是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全细胞图谱 。
《自然》发布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全细胞图谱,华大团队主导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该研究于4月13日晚间在线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 题为“非人类灵长类猕猴的细胞转录组图谱”( 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the non-human primate Macaca fascicularis) 。研究由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北京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国家基因库、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英国剑桥大学、西班牙ICREA研究所、新加坡ASTAR等来自6个国家的35个科研团队共同参与完成 。
“这个图谱就像一张‘地图’ , 有了它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探索生命细胞分辨率的高精度仪器 , 可以‘看到’每个器官都有哪些细胞 , 还可以精细到每个细胞里具体的分子特征及与其他细胞的互作关系 。”论文的第一作者、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韩磊博士介绍说 , “这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的基本结构 , 探究疾病和细胞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 也为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研究团队基于华大自主研发的单细胞建库和测序平台对成年猕猴的45个器官的约114万个细胞进行了单细胞测序分析 , 将其分成了113种主要的细胞类型和463种细胞亚类 , 并搭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百万单细胞交互式资源网站NHPCA (https://db.cngb.org/nhpca/) 。
《自然》发布全球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全细胞图谱,华大团队主导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之一、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从基因组序列来看 , 猕猴和人的差异相比小鼠等模式动物要小很多 , 这是选择猴的第一个原因;第二 , 如果想真正了解人类的疾病 , 比如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等 , 你不能在人身上直接做研究 , 我们必须构建动物疾病模型 , 非人灵长类尤其在认知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 。”
刘龙奇谈到 , 目前这类数据较少 , 猕猴还是一个空白 , “所以这些数据的发布对于未来进行一系列的研究都非常重要 , 包括疾病机制理解、药物筛选等 。”
值得一提的是 , 基于该图谱 , 研究团队还构建了包含新冠、乙肝、狂犬病毒等126种病毒易感细胞类型的病毒数据库 , 这就像一本“病毒字典” , 可以通过它快速查询病毒最有可能侵染的细胞类型 , 同时看到该细胞类型可能分布的器官 。
研究团队认为 , 有了这本“病毒字典” , 医生在检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肺部情况的时候 , 可能也会同步检查肾脏、肝脏和胆囊 。因为“病毒字典”里提到 , 这几个器官同样分布有新冠病毒可能感染的细胞 。
除了病毒导致的疾病 , 研究人员也可以输入特定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或遗传位点来查询该疾病可能的致病细胞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