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评论员-赖梦婷|“知识网红”让普通人爱上科普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少年评论员-赖梦婷|“知识网红”让普通人爱上科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今 , 博士跨界“知识网红”成了顶流 。在平台上搜索他们 , 虽然看起来大多满满“工科直男气” , 但他们的视频却拥有超高的人气 , 比如 , 硬核介绍东风导弹、拆解工程学知识的三一博士 , 科普航空航天冷知识的Mr苟胜等等 。
在一部分人看来 , 高学历人群做视频、当网红 , 属于浪费人才 。但我觉得不然 。他们用丰富的视频 , 有趣的语言 , 灵动的讲解 , 使科学知识更接地气 。
【少年评论员-赖梦婷|“知识网红”让普通人爱上科普】譬如被网友们当解压视频看的“楼房定位爆破” , 一栋百米外的大楼 , 能被精准控制爆破后倒塌的方向 。三一博士以生动的形式 , 解答了大家在看定位爆破视频时的满脑袋问号 。
还有无数人在浴室洗澡时脑子里冒出的奇怪脑洞——“飞机有倒挡吗”“太空里怎么上厕所”“火箭残骸会不会把我砸了”“导弹到底怎么发射的?身为高校飞行器设计专业教师的头条创作者Mr苟胜 , 就把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通通回答了一遍 。
有网友调侃说 , 这辈子都没想过 , 非军迷的自己有仔细观察导弹发射的一天 , 也没想过竟然还有人给我讲这导弹怎么发射出去的 。
一方面 , “知识网红”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 , 通过自身过硬的科学知识 , 以浅显易懂的方式道出了背后科学的原理 。是他们打破了科技给人们的高冷与艰深的刻板印象 , 使一个个有着更强包容性的“科普圈”长在了短视频平台上 。另一方面 , 他们通过短视频形式 , 持续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 , 让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 引起大家追问、讨论 。让有学科基础的人将脑海里的知识融会贯通、产生顿悟 , 让科学小白扩展认知领域 , 打开知识地图——他们的走红无疑是推动科普的一个利器 。
从网络环境的角度而言 , 知识型网红的专业发声 , 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 。
对当下的互联网来说 , 这批知识型网红不靠煽动噱头不靠作秀 , 做有价值有干货的内容 , 这样的走红理所当然 。
互联网空间中 , 人人都拥有话语权 , 也使得内容生态鱼龙混杂 , 公众很容易受不良信息误导 。而“知识型博主”的走红 , 不仅大大提升了视频内容池的质量 , 也满足了网友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 。网友们集中意识到了专业发声的可贵 , 开始主动过滤那些虚浮的情绪信息 , 争相获取理性科学的信息 。这无疑印证了当下互联网内容从单一娱乐化向知识化升级的良好态势 。
不仅如此 , “知识博主们”也刷新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
当主流媒体报道“中科大潘建伟项目组实现量子瞬间传输技术重大突破” , 科普达人袁岚峰想通过科普让大家“看懂一次” , 这或许就是“知识型网红”最可贵的价值之一 。“看懂一次”听起来平凡 , 却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 。
对于广大的网友而言 , 他们带来的是由0到1的质变 。
在点开这些视频之前 , 或许没有人会想过、自己会主动浏览统计学、航空航天、工程制造、考古等硬核知识 。虽然看起来 , 它们永远无法被运用到买菜与挤地铁上 , 运用不到生活的“柴米油盐”上 。
但随着“知识网红”走红 , 网友们跟着博士们 , 用更客观、更实际的视角 , 去汲取科学知识 , 认识社会时事、了解国际新闻的进展……
在网络上分享着真知灼见的“知识网红”们 , 正在用知识重新串联起读者与社会、世界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