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数据资源,赋能数据交易数据领域首个川渝地方标准不简单( 二 )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所谓的‘鲁迅名言’ , 但那句话可能根本就不是鲁迅所说的 。”沈益民用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 加以说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被篡改 。“因此 , 公共信息资源标识第三项功能就是确保数据来源可靠 。根据《公共信息资源标识规范》规定的标识管理体系 , 标识平台实时监测和自动分析数据链条的可靠性 , 从而确保信息和应用安全 。”
“现在的网络空间中的数据质量良莠不齐 , 充斥着大量低价值数据 。根据《公共信息资源标识规范》建立了标识体系之后 , 我们就可以把数据按UDAT(可用、可靠、可控、可信)四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估 , 并最终形成对于数据价值的综合判定 。”沈益民向采访人员介绍 , 数据价值的量化评估是项目中占据了团队最多精力的部分 。只有经过价值量化的数据资源才能完成数据权益证明(PoDS) , 并进入数据产权的上链、共享和交割流程 , 从而促进高价值数据交易 , 让数据资源真正的流动起来产生更大的价值 。
据悉 , 截至4月1日 , 沈益民教授团队已经持续发放了16,150个公共信息资源标识 , 累计覆盖数据逾50亿条 。“标识”在数字城市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乡村商贸流通等领域开始快速发挥作用 。
盘活数据资源,赋能数据交易数据领域首个川渝地方标准不简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多方共建以产促研
项目取得重大成果背后凝聚着“成工”教育的力量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2018年5月 ,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共同签订了厅委共建成都工业学院协议 , 协力采取多种举措 , 力争打造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发展的四川样板 。四川省产业大数据应用研究院是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教育厅和成都工业学院共建的产业应用型科研平台 , 以我国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领域的大数据应用需求为导向 , 以服务产业主管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为重点 , 遵循“应用导向、产业聚焦、机制创新、科技服务”的指导方针 , 集聚行业大数据资源 , 开展产业大数据应用的战略咨询规划、梯次人才培养、关键技术攻关、行业数据应用等科技服务 , 助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 推动四川省大数据以及相关产业发展 。
“围绕这个项目 , 成都工业学院组建了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等多个专业联合的跨学科团队 。”沈益民告诉采访人员 , 该团队成员主要是成都工业学院中青年的教师骨干 , 超过60%是博士或者副高以上专家 , 大部分成员年龄都在30-40岁之间 , 最年轻的成员仅20余岁 。由这些教师骨干带领学生组成研究团队 , 在成都边界元科技有限公司等大数据新锐企业建立了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 , 校地结合 , 分工合作 。“成都工业学院作为四川唯一一所由四川省教育厅和经信厅共建的本科院校 , 以应用性产业融合为导向 , 秉持产教融合 , 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 建立了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多个应用型科研机构 , 培养了一批实践能力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科研工作是学校的重要部分 , 但是我们更加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 学校建立了相关的考核指标 , 鼓励教师与企业进行合作 , 广泛发现、发掘社会应用需求 , 带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 从而以产促研 。”
“日常工作中 , 沈教授的要求非常严格 。我们通过多个部门齐心协力 , 严格根据标准执行平台开发工作 , 从而顺利推动项目的进展 。”承担公共信息资源标识平台研发工作的王小龙既是一名成都工业学院的毕业生 , 也是该项目和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经过了10亿条数据量级的实验 , 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 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