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方兴未艾,6G为啥着急出场?

本文转自:国际商报
“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6G商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在日前举办的全球6G技术大会上指出 。
他补充说 , 4G前移动通信追求的是通信速率 , 而5G对通信和可靠性、时延方面提出了要求 , 未来6G将拓展通信空间 , 实现地面与卫星通信集成、空天地海一体化 , 通信指标相比5G将有10-100倍提升 , 将实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 , 走向人机物灵充分联合、虚拟结合、智慧涌现的泛在智简网络 。
5G方兴未艾、大快干上之际 , 6G同样令人期待 , 但有必要这么着急吗?
5G方兴未艾,6G为啥着急出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业内已达成对共识是:未来3~5年将成为6G潜在关键技术的窗口期 , 是抢占通信技术领域制高点和培育产业基础的关键 。
目前 , 很多国家已然加大资金投入 , 拉开了布局6G的大幕 。
【5G方兴未艾,6G为啥着急出场?】欧盟提出在2020年三季度完成了6G产学研框架项目;芬兰发布了6G白皮书《面向6G泛在无线智能的驱动与主要研究挑战》;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 , 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业用;日本发布B5G推进战略目标2025年完成6G基础技术研究 , 2030年商用;美国也从2018年开始6G研究 , 前期研究包括对6G芯片的研究 , 并在空天海地一体化通信特别是卫星互联网通信开展研究实践 。
5G方兴未艾,6G为啥着急出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然 , 我国也高度重视6G发展 , “十四五”规划提出“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 。以2019年底 , 科技部牵头成立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 , 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 。
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表示 , 随着5G网络规模化商用 , 全球针对6G研发的战略布局已全面展开 , 目前6G移动通信处于孕育的初期 , 关键技术未形成产业界共识 , 相关研究正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 。
长期以来 , 移动通信产业一直是秉承着“使用一代 , 建设一代 , 研发一代”的发展节奏 。那么 , 从愿景到落地 , 6G技术的关键在哪?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提出了对6G研究的10点思考:超宽带难成为6G的亮点;元宇宙难成为6G的支点;超宽带与减碳之间要找平衡点;行业应用是6G研究的重点;人工智能在6G应用的落脚点;低频段挖潜应该是6G研究的着力点;星地融合存在的难点;空天地海通信一体化是6G的卖点;低成本的智简网络是6G研究的痛点;创新是6G研究的基点 。
除此之外 , 有关布局6G的总体白皮书《ICDT融合下的6G网络2.0》以及9本专题白皮书也相继问世 。内容涉及数字孪生、下一代协议栈4.0、太赫兹、多址接入、智能超表面、零功耗、量子信息、终端友好、智能轨道交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