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改版,小程序生态变化

微信小程序正逐渐从工具属性向着系统生态跃迁 。
近日 , 微信官方为优化小程序跳转频繁的槽点上线了一个新功能:从基础库2.20.1开始 , 微信将支持“半屏小程序”——此前用户在使用微信小程序时打开另一个小程序 , 会以全新界面打开的方式跳来跳去;而开发者在新版本中进行配置后小程序便可以从下方拉起 , 以卡片形式展现 。
微信小程序改版,小程序生态变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至少从产品形态看 , 小程序这次功能迭代接近于“浮窗强化版” 。一位接近微信的人士分析 , “改版应该是为了强化线下商用和一些长预览性小程序 , 其线下场景和张小龙一开始提出的‘用完即走’相契合 。尤其小程序对于KFC一类快餐、各类奶茶等商品的下单贡献已经比较可观 。”
始于私域 , 盛于轻便
毋庸置疑 , 小程序正逐渐成为微信生态的重要组件 , 而小程序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又得益于私域流量 。
熟悉互联网的朋友知道 , 这并非什么新词——2017~2018年互联网流量红利趋于见顶的时候 , 竞争开始转向存量市场 , 这让多如牛毛的UGC内容生产者、MCN机构 , 甚至互联网新老巨头着实头疼了一阵子 。
此后 , 微信小程序通过私域流量开辟出了一套全新的商业生态 , 整个2019~2021这个词都火得一塌糊涂 , 甚至一度成为接棒增长黑客的新流量密码 。
“公域流量现在都太贵了 , 微信运营的私域流量一次沉淀终身免费 , 本质是盘活老客户价值 , 复购高且人群精准能将单客价值发挥到最大 。”一位第三方小程序服务商对虎嗅表示 。
微信小程序改版,小程序生态变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然百度最早提出“轻应用”的概念(无需下载 , 即搜即用) , 但其直到2018年才开始发力智能小程序 , 相比2017年便已经正式上线的微信小程序整整晚了一年 。
其实早在2016年时 , 微信便已不再满足于只连接用户与内容 , 其目标是连接一切 。在同年的微信公开课上 , 张小龙谈及多服务场景落地诉求时提出了“应用号”这一新构思:
“我们开发公众号不是为了媒体 , 我们的本意不是传播内容 , 我们要提供服务 , 但服务号没有达到预期 , 我们在讨论一个新的形态 , 叫应用号 。平时不发东西 , 他安静的存在在那 , 低频的需求不需要安装App , 微信尝试让更多App以轻量便捷的形态在微信中存在 , 就是应用号 。”
只不过 , “应用号”于2017年正式推出时更名小程序 , 但其依旧秉承了最初设想的三大核心特征 , 即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 。
这个层面看 , 小程序是一个新的技术标准 , 也是一项新的基础设施 。一位虎嗅用户指出其与网站网页的区别 , 并认为小程序相比H5是一种进步 。“首先 , 网页渲染和逻辑互斥 , 时间长会失去反应 , 而小程序的渲染和逻辑独立 , 不会出现此类情况;其次 , 网页会出现白屏卡顿 , 因为其开发部署较为复杂 , 需应对不同浏览器和web , 而小程序则不会 , 其只需要编码就可以 , 剩余工作都是打包好的 , 比较方便 。”
如今 , 小程序不仅重塑了用户的消费习惯 , 成为各大商家贡献日活的重要流量入口 , 也优化了消费场景落地方式 。毕竟 , 生长在微信生态的小程序搭建门槛低 , 用户使用起来也没有成本 。“这跟微信订阅号改变内容生态是一个道理 , 订阅号革命性地降低了内容的生产成本 。”小程序第三方数据服务商阿拉丁创始人史文禄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