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人世间》编剧王海鸰:“对人物角色深刻挖掘,让人人都能读到自己”

本文转自:江苏卫视
现实主义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正在江苏卫视热播 , 周家三兄妹的命运起伏牵动着所有观众的心 。该剧改编自梁晓声同名小说 , 原著分上中下三卷 , 总字数达115万字 。要将体量如此之大的作品影视化 , 对任何编剧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挑战 。剧集筹拍之初 , 导演李路就有意邀请王海鸰老师 , 之后还向陈道明和周梅森征求了意见 , 两人都不约而同提到的人也是王海鸰 。
独家对话《人世间》编剧王海鸰:“对人物角色深刻挖掘,让人人都能读到自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海鸰有着近三十年的剧本创作经验 , 曾操刀过《牵手》《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等热播剧 , 尤其擅长对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拿捏 。这一次面对《人世间》剧本创作 , 王海鸰坦言道:“这是我从业以来 , 最艰难的创作” 。《人世间》剧本创作前后历经近三年时间 , 在这期间 , 王海鸰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在个人微博上 , 她曾透露 , 剧本完成之后曾去看中医 , 最后被告知“肝血不足” 。这当然是一句略带开玩笑意味的调侃 , 但足以见得《人世间》此次剧本创作量之大 , 任务之艰巨 。
近日 , 王海鸰接受了江苏卫视的专访 , 并以剧本创作为线索 , 娓娓道来这部史诗作品的诞生过程 。从文字小说 , 到影视剧本 , 这其中不仅仅需要有转换视听表达的技巧 , 更需要有对情感的梳理和对背景、生活的调研 。按照她的说法 , 就是“要对人物往深刻里挖掘 , 让人人都能读到自己” 。
令人意外的是 , 这部剧的创作王海鸰一干就是三年 , 剧本在开机之前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 待到正式开拍了 , 导演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 她则进入了“边写边改”的状态 , “上午先按照剧组对中间剧集的修改意见往下写剧本 , 下午就改中间的部分 , 晚上再和演员沟通 。”也正是因为这种“进组”的状态 , 让王海鸰在创作中有了更多的与演员交流机会 。采访中 , 她用“叹为观止”“较劲”“都不用演”等褒奖之词形容了其中几位主演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
对雷佳音这名演员 , 王海鸰表示“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 那就是叹为观止” 。她特别举例说:“有一场父子的戏 , 雷佳音和丁勇岱吵架 , 我边看就边在想 , 本来我不过是按人物关系人物逻辑写的一段文字 , 写时挺平静的 , 看时哭了 , 看一遍哭一遍 , 看好多遍 。”提到殷桃 , 王海鸰形容她是“较劲” , “她是跟我较劲最多的演员 , 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演员全身心投入其中 , 肯定跟我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我和殷桃共同创作的 。”谈到宋佳 , 王海鸰赞赏有加 , 并借用制片人的话来形容 , 那就是“放那就是 , 都不用演” 。前半部分观众对周蓉不满 , 后头可看到周蓉的成长 , 周蓉这种女性只要遇到了对的人 , 就可以绽放出光彩 。
作为编剧的王海鸰与导演李路为何要“针锋相对”?她与原著作者梁晓声是怎么样的合作模式?而从小说到剧本 , 哪些桥段要修改 , 怎么修改?以下为对话实录——
Q:作为这部剧的编剧 , 请给大家介绍一下《人世间》有哪些看点?
王海鸰:我觉得是宏观和微观结合得比较好 , 在大历史背景下 , 小人物的命运也结合得比较好 。这部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物关系写得比较深 , 比较透 , 再就是 , 看弹幕上说 , 台词写得好 。观众不用仰望谁 , 也不必羡慕谁 , 可以各取所需 , 得到抚慰 。生活中 , 无论你的职业和身份 , 各有各的难处 。我本身是写小说的 , 我觉得剧本要按照逻辑写 , 但又不能按照普通观众能猜到的逻辑去写 。这其中当然会有技巧的成分 , 但还是要对人物角色深刻挖掘 , 让人人都能读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