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在的归来和离去
本文转自:银川日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白云之下》剧照 。资料图片
王瑞导演的《白云之下》意境悠远辽阔 , 安静舒缓的叙事 , 细腻深沉的情感 , 奔突冲撞的矛盾 , 一切都恰到好处 。
【永在的归来和离去】这部影片改编自宁夏作家漠月的短篇小说《放羊的女人》 。影片上映后 , 曾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 , 最佳导演奖;第32届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漠月先生在小说里塑造了一对牧区生活的男人、女人 , 粗笔细描将普通牧民夫妻的情感关系勾勒得异常逼真 , 不愿困守家中的直男丈夫和一心居家过日子、充满奉献精神和母性柔情的淳朴妻子 , 彼此生活追求的差异和情感心灵的冲突被高度浓缩、蕴藏在平静质朴的语言之中 , 巨大留白给人以遐思回味 , 不动声色又力透纸背 。我想可能正是这种无声的力量打动了读者 , 包括王瑞导演和他的妻子以及编剧陈枰 。因此才坚守承诺由“一个简单却不可复述的故事”去“拍一部自己想拍的电影”执着十余年潜心打磨创作了这部电影 。
电影作品充分利用综合艺术集影像、声音、色彩、音乐、技术于一体的优势 , 从表现形式、人物形象到情感内涵都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文学作品 。经过15年对剧本的不断修改、调整后 , 《白云之下》最终所呈现出来的 , 已几乎很难看出原著小说的样貌 , 但其核心命题仍在 , 作品面貌和灵魂则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漠月曾对小说改编成电影后纷至沓来的赞誉谦虚回应:现在基本与我没什么关系了 。编剧陈枰说:“到最后我们几乎只用了原著小说中的夫妻关系” 。而这个亲密关系、情感关系恰恰是至关重要的创作载体和内涵重心 , 围绕着这对牧民夫妻呈现的种种挣扎和冲突映照出普罗大众的生存困境、生命追寻、灵魂叩问 , 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 使其从单纯的故事片、文艺片深耕内化从而具备了电影艺术的深度 , 突破了文本的封闭性和单一性 , 建立并引领受众理解电影影像、电影感性和电影语言的可能性 , 延续并阐发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真实与虚幻、此在与未来、肉体与心灵、现实与欲望的抉择和平衡 。
电影中的男人叫朝克图 , 女人叫萨如拉 , 还有他们的朋友班布拉、那日松 , 宝音叔、舅舅 。这些人代表了草原牧民的两种抉择:留守和出走 , 满足于现状的安稳和远方欲望的撩拨 。功力深厚的摄影、调度展现了蓝天白云、羊群毡包的草原绝美风光 。妻子萨如拉向往的美好生活是在草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丈夫朝克图却相信美好的生活不在触目可见的草原而在远方 。特别是草原牧场生活仍然那么传统 , 甚至还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 而离草原并不远的蜿蜒公路连接的却是远方的城镇 , 代表着现代化生活 。手机、WiFi、汽车、KTV这些代表着陌生远方的现代工业文明对于草原生活、对于朝克图而言具有强烈的冲击和不可名状的意味 , 既困惑又有不可遏制的吸引力……相爱的夫妻彼此间想法背道而驰 , 妻子的无助守望和痴情等待 , 甚至痛失孩子、几欲丧命到再次怀孕都不能阻断朝克图不断涌现的“想要出去”的渴望 。冬去春来 , 衰草返青 , 阴晴变幻 , 生活死水微澜 , 心灵奔突冲撞 。朝克图一心期盼自己“拥有雄鹰双翅的力量 , 在有生之年激起尘埃踏遍每一片土地” 。两种认知差异让一个本该幸福的草原牧民家庭充满了分歧与波折 , 让一个宁静辽远的草原突然变得狭小逼仄 , 而不断思考下的选择与妥协、率真炽热本性下的包容与依恋也开启了这对夫妻对生命与爱的全新领悟 , 归来和离去的轮回流转也许正像草原上的风聚风散 , 蓝天上的云卷云舒 , 是人之本性 , 生活常态 。
- 朱茵晒与蔡少芬合体照引热议,网友:永远的紫霞仙子和铁扇公主
- 太好磕了!王祖蓝李亚男深情合唱《爱是永恒》 网友:怎么可以这么甜!
- 慎婕否认和王思聪恋情,凭借王思聪“永远得不到的女人”赚的盆满
- 松鼠归来!《冰川时代:斯科特的传说》发海报
- 《粉红女郎》里颜值碾压现在的小鲜肉,杨幂的身影好青涩
- 王子文公开表明对婚姻充满期待,网友喊话吴永恩:快求婚!
- 宋佳晒十八宫格告别“盛装” 手抱冰墩墩祝大家永远纯粹
- 王一博亮相《天天向上》,出场方式让人暖心,网友:永远是你家!
- 《陈情令》:魏无羡重生归来后,为什么不回莲花坞?
- 乔欣古风扮相灵动仙美,网友:请乔欣把古装半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