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青年”,撕裂到底有多深

本文转自:半月谈
老子的“祸福相倚”,苏轼的“大智如愚”,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将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排列组合成新词,进而产生矛盾冲突的特殊效果,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惯用表达手法 。如今 , 这种话语表达手法逐渐受网络青年追捧,并从网络话语圈扩展至现实生活 。从最早的“痛并快乐着”“土豪”到近年的“朋克养生”“精致穷”等,形成了一大批以矛盾式表达为风格的青年流行语 。
究竟是呐喊 , 还是彷徨
在身份角色中,不少青年对向上流动充满迫切期待 , 但与现实地位之间形成了较大差距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催生了他们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又渴望改变现状 。在社会生存压力之下 , 部分青年群体对身份角色的焦虑进一步发酵 。
“矛盾青年”,撕裂到底有多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矛盾青年”,撕裂到底有多深】来源:视觉中国
为了应对这种焦虑,部分青年采用“矛盾式表达”来寻求破除受阻现状的可能性 , 例如“积极废人”“佩奇社会人”“小镇做题家”等 。这种矛盾式表达折射的是对身份与现实冲突的反叛和解构,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建立心理缓冲区的尝试 。
同样,在日常消费中,受消费主义诱惑 , 一些青年妄想集全身之力,以最大程度追赶潮流 。“骑单车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即便已“穷得快要吃土”,也要追求“品位”和“精致”,过着一种“精致穷”的生活 。
也有一些青年看穿了消费主义所描绘的虚幻场景,坚定选择“攀比型节俭” 。攀比的本意是“不顾自身客观条件盲目跟风比较”,但与“生活俭省、有节制”的概念相组合,构成了对“精致穷”消费模式的反讽与自嘲 。“哪怕穷困潦倒,也要美若繁星”“既爱又厌、既想拥有又想远离”成为他们消费时最真实的矛盾写照 。
疏离又亲密 , 真实又虚假
不少青年由于担忧在现实社交里“说错话”“不知道说什么”“过多坦露真实内心”,便迷恋于虚拟社交的高效便捷和轻松愉悦 。于是 , “现实社恐,网络话痨”与“线上热闹、线下独处”成为常态 。
正因存在“想要表达又不敢表达”的矛盾心理,“云串门”“自嗨式聊天”“热心社恐”等网络流行语频频出现 。“热心社恐”,即“不善社交却又向往社交,但在尝试之后还是认为一个人好” 。与之相对的是“自嗨式聊天”,指聊天时陷入一种自嗨模式,他们不强求对方回应自己,认为痛快表达自己观点便达到了聊天目的 。
这些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一部分青年在社会交往中过度强调自我意志,以“我”为主体宣告“我说故我在” 。于是,当代一些青年的社交仪轨就愈发朝着疏离又亲密、真实又虚假的“麻花”态势进发 。
矛盾式表达从社交延展至婚恋 。传统婚恋观里 , 单身通常是被动的、不得已的选择 , 但随着家庭暴力、伴侣出轨等负面社会新闻层出不穷,一些青年构筑的心理防线越来越高,开始“自愿”不谈恋爱并恐惧婚姻 。于是 , “主动式单身”应运而生 。
然而 , 不婚不恋并非他们内心的真实表达,他们之中仍有大批“CP青年”(CP指影视及综艺中的情侣,现实中并不一定是)沉迷“嗑CP”,高喊“我可以单身一辈子,但我嗑的CP一定要在一起”等口号,通过远离现实和旁观他人的亲密关系来获得恋爱满足,并将浪漫爱情寄托在他人身上 。实质上 , 许多青年并未放弃对纯真美好爱情的向往,他们渴望亲密的婚恋关系,但又讨厌婚恋相处中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