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多元化、更便捷,速冻食品行业走向何方?

本文转自:36氪
涨价、多元化、更便捷,速冻食品行业走向何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原本默默无闻的冻品行业 , 在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 , 屡次成为行业热点 。
先是疫情初期 , 三全、安井、海欣等冻品品牌纷纷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营收同比增长;又是火锅料、预制菜品行业的爆火;资本的目光也注视着速冻食品行业 ,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 , 仅2021年冻品行业的融资事件就不下十几起 , 融资金额达数亿 。
不过比起2020年的火爆 , 在疫情常态化消费乏力下 , 速冻食品在2021年间还是显得平淡了不少 , 这早在年中各大速冻品牌披露的半年报中就显出了端倪 。
【涨价、多元化、更便捷,速冻食品行业走向何方?】当然 , 平淡只是相对而言的 , 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从未停止过 , 犹如火山爆发前的平静 。2021年已然渐渐远去 , 那么2022年的速冻食品行业 , 又会有哪些发展趋势呢?
涨价潮
在2022年 , 速冻食品行业的大趋势中必然包含涨价潮 。事实上 , 整个食品行业都会出现涨价现象 , 比如刚到2022年 , 香飘飘与娃哈哈AD钙奶就先后发布了涨价通知 。
再回到速冻食品行业 , 2021年底 , 速冻食品行业龙头三全又一次将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上调 , 调价幅度为3%-10%不等 。要知道三全上一次涨价 , 在2021年的2月 , 仅相隔10个月 。
“速冻食品第一股”安井食品 , 也对部分产品的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进行上调 , 调价幅度为3%-10%不等 , 新价格自2021年11月1日起按各产品调价通知执行 。
主攻速冻鱼糜制品的海欣食品 , 也在2021年11月 , 实施了产品提价措施 。
速冻食品行业涨价的最直观原因自然是成本的上涨 。
速冻食品行业作为生活必需品行业 , 走的就是一条民生之路 , 产品溢价低 , 十分受限于成本 。每次原材料涨价 , 都会给速冻食品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鉴于2021年以来各原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的普遍价格增长 , 使得速冻食品行业涨价成为必然 。
整体业绩、利润和股价的需求 , 则是速冻食品行业涨价的第二重原因 。
疫情效应曾使速冻食品行业业绩大涨 , 产能扩张 , 人员扩增 , 但当疫情带来的购物热潮退去后 , 如何解决外部消费环境与内部产能之间的矛盾 , 就成了难题 。提价虽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 却可以缓解公司短时间内的盈利困难 。毕竟企业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盈利 。
品类多元化
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 , 速冻食品行业也在谋求新的增长点 , 想要在新一轮竞争中站稳脚跟 , 最简单的方式自然是增添产品线 。
俗话说得好 , 隔行如隔山 。扩展到完全不熟悉的领域 , 对速冻食品行业来说并不是个稳妥的选择 。所以 , 速冻食品行业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同行业跨领域 。
涨价、多元化、更便捷,速冻食品行业走向何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速冻食品行业中最大的两类产品分别为速冻米面与火锅料 。以速冻面米为主营业务的品牌有三全、思念、千味央厨;以火锅料为主营业务的品牌 , 则有安井与海欣 。
两类品牌虽然不能称泾渭分明 , 也是各有千秋了 , 但如今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 做速冻米面的入局了火锅料领域 , 做火锅料的则又进入了速冻米面行业 。两派品牌业务范围的重合度越来越高 。
比如主做速冻米面的三全 , 在2021年11月13日发布的对外投资公告中称 , 拟投资24亿元 , 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新基地项目 。在这其中除了冷链与速冻米面项目 , 还包含着20万吨的涮烤产品制造项目 。此前 , 三全食品还投资入股火锅食材新零售龙头——锅圈食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