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上海过大年|唱红《神女劈观》的杨扬在申城过出家乡年味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留在上海过大年|唱红《神女劈观》的杨扬在申城过出家乡年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杨扬在上海感受年味
你听过那首破千万点击量的歌曲《神女劈观》吗?因为京剧版太火爆 , 引发各个戏曲剧种的“国家队”纷纷翻唱 , 引来百万流量 。而它的原唱杨扬 , 上海京剧院的优秀花旦演员 , 由于新春演出任务 , 成了一名坚定的原地过年人 。今年是杨扬的本命年 , 杨扬带着家里的小老虎来和读者拜年 , 留沪的春节 , 也可以过出家乡的年味 。
“我们上海京剧院每年春节都有清唱会 , 我已经十几年没回老家过年了” , 排好的演出 , 杨扬绝不会因为私事请假 。杨扬说起有一年她在人民大舞台演《吕布与貂蝉》 , 妈妈因病需要手术 , 最后是她老公在手术前签下的知情同意书 。
好在妈妈的手术非常成功 , 杨扬才可以安心投身于事业 。这个腊月里 , 妈妈已经带着全套工具来把杨扬上海的家打扫了一遍 , 还带来了大红的被罩 , 给女儿买了一身红色的衣服 , 为本命年添点喜庆 。虽然不能回老家 , 但有了家人的陪伴 , 杨扬的除夕总能过得有滋有味 。
杨扬的老家在河北沧州 , 按照北方的习惯 , 除夕下午 , 一家人总会聚在一起包饺子 , 包完放在外面晾一晾 , 留着大年初一吃 。按照老人的说法 , 这是去年没吃完剩下的饭菜 , 今年接着吃 , 表示家里年年有余粮 。
说起年夜饭的菜色 , 那就更丰富了 , 沧州居住着很多满族人 , 杨扬的妈妈也传承下来当地的习俗 , 过年一定要吃八大碗 。在老家的时候 , 妈妈每年都会赶集 , 为了烹饪八大碗采购各种肉 , “没想到上海这些全能买到 , 猪头肉、猪肺、猪肝、大肠、小肠……”
【留在上海过大年|唱红《神女劈观》的杨扬在申城过出家乡年味】留在上海过大年|唱红《神女劈观》的杨扬在申城过出家乡年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杨扬一家
爸妈特地从老家来到上海 , 陪杨扬过年 , 杨扬笑言:“老家都是灶台上烧的大铁锅 , 我妈来了嫌上海锅小 , 还特地买了大锅 。”工具不齐全 , 老人便自己动手 。北方熏肉的做法是锅底放红糖 , 肉要放在蒸格上 , 开火熏出诱人的红色 , 家里没有蒸格 , 老人便用铁丝做了一个 , 力争百分百还原家乡味道 。
去年秋天 , 杨扬的女儿朵朵开始读小学了 , 会写字了 。因此 , 朵朵第一次接到了新春任务——写福字 。杨扬的先生是大学老师 , 寒假期间 , 除了辅导学生写论文 , 就是辅导朵朵写毛笔字 。一大叠红纸都写满了 , 这不 , 其中一张写得最好的 , 就贴在了杨扬家的门上 。
今年除夕和大年初一 , 是杨扬难得的两天假期 , 大年初二 , 她就将在天蟾逸夫舞台登台参加新春京剧演唱会 。原本演出结束后 , 杨扬一家想回先生的老家长春玩几天 , 后来因为疫情 , 买好的机票又退掉 , 东北行变成了市内游 , 但心中美好的期待不变 , “我特别想带朵朵去东北看烟花” , 或许 , 迪士尼的烟花秀可以弥补母女俩心中的遗憾 。
2月27日 , 杨扬将在周信芳戏剧空间挑梁演传统戏《桃花村》 , 3月18日还有复排大戏《王熙凤大闹宁国府》 。这两台大戏压着 , 让杨扬在春节期间也不敢松懈 , 因此 , 练功房里少不了她的身影 。默戏、背台词、跑圆场 , 三天不练手生 , 三天不念口生 , 假期对她来说 , 是段心无旁骛的准备期 。先生也早早就买好了戏票 , 等着带朵朵走进剧场当头号戏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