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织密”工业互联网 为制造业腾飞插上强劲翅膀( 二 )


“一台压缩机有20多个传感器 , 传输油压、温度、气压等20多种数据 , 压缩机现场数据实时传回到平台 , 如果设备出现问题 , 平台就会报警 。”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经理尹维俊介绍 , 如今 , 小问题线上就能解决 , 大大压缩了问题发现、材料准备、响应处置、物流仓储等各环节的时间 , 不仅实现了提质增效 , 还拓展了后市场盈利模式 , 创造出新的利润点 。
“工业互联网让企业实现了从‘买产品’到‘卖产品+智能运维服务’的转变 , 提升了产品的行业竞争力 。”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臧杰还表示 , 使用端的一些数据也能及时反馈到设计和生产端口 , 促进了产品的更新升级 , 也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
“工赋蚌埠”让更多企业享受红利
近年来 , 安徽高度关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 , 要“推进工业互联网赋能增效” 。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 , 蚌埠工业基础家底雄厚 ,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制造业体系 , 这也为工业互联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2021年以来 , 蚌埠市在工业互联网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领域累计争取省、市项目资金约7300万元 , 并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场景应用、三化改造软件投入、工业互联网创新载体、5G基站建设等方面提出若干支持举措 。截至今年5月底 , 蚌埠市建成和开通5G基站3347个 , 已实现市区和县城5G信号连片覆盖 。结合企业建设计划 , 完善形成覆盖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培育库 。以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抓手 , 调研走访重点工业企业 , 为100余家工业企业免费提供工业互联网诊断服务和解决方案 。
同时持续推动千企上云 , 联合金蝶、电信、移动、联通等云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上云咨询服务 , 并加快“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 , 蚌埠市5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注册 , 注册率达69% , 位居全省第一 。累计线上诊断企业111家 , 1829位专家学者加入平台专家库 。全市累计创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31个 , 其中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5个 。先后举办浙江大学工业互联网研修班、青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专题研修班、“工业互联网巡回大讲堂”专场活动和全市工业互联网培训班;推动蚌埠市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方共建安徽省首家工业互联网学院 。
下一步 , 蚌埠市将加快推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用平台 , 确保每年新增规模以上上云企业100家 , 力争每年打造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典型应用场景10个以上 。持续与“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海爱谱华顿、阿里巴巴等平台对接洽谈 , 探索打造全链路全要素的蚌埠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 , 搭建创新服务载体 , 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