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怎么写知识(如何撰写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怎么写知识(如何撰写案例分析)
文章图片


精彩
摘要
+
具有典型性案例是对法律界具有较强典型意义及较大社会影响的法律纠纷案例 。不少法律中赋予了法官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或可以公序良俗作为裁判标准 。对自由裁量权和公序良俗的尺度又如何把握 , 大多由法官自身的经历和认知来判断 , 这就难免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 。为了解决“同案不同判”的问题 , 通过颁布指导案例同一全国的司法政策 。典型性案例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基本案情 。简要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 。重点突出典型性的案件事实 , 与典型性关系不大的事实予以删减 。二是裁判结果 。裁判结果包括法院的论理部分和判决(或裁定)的裁判事项 。三是典型意义 。
案例分析怎么写知识(如何撰写案例分析)
文章图片


案例分析怎么写知识(如何撰写案例分析)
文章图片


蔡小雪 , 一级高级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第三合议庭原审判长、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 。国家法官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辽宁大学兼职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研究员 。1979年9月考入安徽大学法律系 , 1983年7月大学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3年8月至1987年6月在铁路运输高级法院工作 , 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 。1987年6月至退休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 。先后任行政审判庭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第三合议庭审判长 。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有关行政诉讼重要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 。专著3部;合著11部;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
案例分析怎么写知识(如何撰写案例分析)
文章图片


撰写案例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 但究竟以何种方式最为恰当 , 取决于撰写案例的目的 。撰写案例的目的不同 , 选择撰写的方式就有所不同 。


一、撰写普法案例的方式
为了向老百姓普及法律知识而撰写案例 , 就应当选择通俗易懂的撰写方式 。
撰写这类案例 , 首先要选择老百姓经常接触过的案件 , 简洁地将案件事实描述出来 , 采用老百姓看得懂的通俗易懂的语言 , 将法律规定的规则及道理讲述清楚 。切忌用晦涩的语言及老百姓不熟悉的方式阐述有关规则及道理 。只有老百姓听得懂 , 能理解 , 普法的效果才能实现 。反之则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
我曾经读过一位老者写的有关回避制度的普法文章 , 他所选的案例是婆婆与儿媳妇发生纠纷 , 让儿子裁决 。儿子作出裁决后 , 先是媳妇不满意 。媳妇说 , 婆婆是儿子的妈妈 , 所以向着婆婆 。婆婆听了也不满意 , 说媳妇是儿子的老婆 , 儿子向着老婆 。于是他论述道 , 正因儿子与婆婆之间存在母子关系 , 儿子很有可能袒护婆婆;媳妇是儿子的老婆 , 他们之间是夫妻关系 , 儿子也可能存在袒护媳妇的问题 。正因为 , 他们之间存在母子关系和夫妻关系 , 各方当事人都有可能对儿子的裁决提出存在不公正的合理怀疑 , 所以难以让当事人信服 。如果请与婆媳之间无任何利害关系的村长或村支书进行裁决 , 他们所作出的裁决 , 只要道理讲清楚 , 婆媳一般都不会提出异议 , 容易接受裁决 。也就是说 , 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对纠纷作出裁决的裁决 , 相对公平、公正 , 容易让当事人信服 。这正是建立回避制度的必要性 。这位老者正是通过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 , 将回避制度的规则及作用讲的一清二楚 , 一般老百姓都能听得明白 。这种撰写普法案例的方式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