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Dfinity,还有哪些分布式计算项目?(中)

上篇文章《除了Dfinity , 还有哪些分布式计算项目?(上)》 , 我们分析两个老牌分布式计算项目Cudos和Golem , 本次我们会继续分析Ankr和Blockstack , 看看差异化和优势 。
Ankr:Web 3.0技术解决提供商
融资:1595万美金市值:4.9亿美金 , 市场排名:106
Ankr在2018/2019两份的白皮书描述是基于由闲置算力驱动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 致力于共享经济 。而最新Ankr介绍内容描述的是:Web 3.0区块链云基础设施平台 , 主要是提供ETH、OKchain、Binance Chain、Polkadot等的技术解决方案 , 即是为主流公链提供一键部署的解决方案 。由此可看到Ankr的重心有所转移 , 由最开始的分布式云计算着重转移到技术部署解决方案 。同时 , 在通证层面 , Ankr是以太坊的ERC-20 , 而在应用本身 , 其自己构建一个分布式计算网络(DCCN) , 可理解成一个独创的云计算集合平台 。
除了Dfinity,还有哪些分布式计算项目?(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DCCN技术架构 , 来源:Ankr白皮书
PoUW:有用工作量证明机制Ankr认为比特币的PoW过于浪费资源 , 因为其采用有用的工作量证明共识(PoUW) 。PoUW是基于可信的TEE 安全环境来提供可信、节约的算力 , 相当于一部分信任放在了硬件上 , 执行效率会提高很多 , 完成REM(Resource-Efficient Mining , 节约型wakuang) 。即是市场有需求方请求 , TEE 节点完成PoUW任务 , 从而获得收益 。目前Ankr构建分布式计算的角色有三个:计算资源提供者、有用任务提供商和区块链代理者 。
区块链代理者:收集交易信息并加以证明 , 发布到链上 , 从而获得奖励;
有用任务提供者:计算需求提供者发布一下任务 , 是市场上的需求方;
计算资源提供商:接受发布的任务节点获得报酬 , 有两个关键:通过英特尔SGX证明PoUW Enclave(PoUW任务);证明该任务的难度(任务数、大小 , 还考虑其声誉) 。
以上是Ankr共识机制 , 不过对于其发布任务数量、提供商收益并未有一个呈现面板 , 具体情况并不清晰 。商业路径:与时俱进的Web 3.0技术提供商随着DeFi和各大公链的火热 , Ankr开始转向Web 3.0的技术提供商 , 目前主要是协助搭建节点和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
除了Dfinity,还有哪些分布式计算项目?(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支持搭建节点的公链 , 来源:ankr.com
协助搭建节点:对于市场上有些项目的共识是PoS类的 , 假如大户参与可能需要自行搭建节点 , 而Ankr对于市场上的主流的项目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包含服务器费用) , 对此其可以提供一键部署方案 , 从而进行Saking获得收益(包含以太坊2.0 PoS) 。技术解决方案:Ankr推出了币安智能链 API 服务 , 为BSC的DApp提供解决方案;Ankr 已经与Moonbeam合作 , 协助建立本地可互操作的应用程序 。Ankr围绕波卡、币安智能链等主流公链 , 提供技术设施服务 , 实现应用上的简易开发 。评价:
Ankr关于分布式计算的参与方式并未很明晰 , 不明确是否有基础激励 , 疑是针对市场需求订单进行提供服务、获得报酬;
同时Ankr以主流公链为基础 , 热点应用为方向 , 提供成熟的解决和部署节点搭建 , 便于大玩家在不需要过多的技术投入下即可参与;
在技术解决方案层面上 , 市场上已经有些项目是基于Ankr解决方案诞生 , 其中Bounce曾经出现过智能合约错误 。该部分市场较大 , 未来Ankr能够持续的作为Web 3.0的技术提供商?需要拭目以待 。
Blockstack:绑定比特币的Web 3.0底层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