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沙县小吃等入非遗 "街边美食"为啥这么火?( 二 )
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至少必须是“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文化传承,当然还有其他要素,比如要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也要有与它的相关的实物或场所 。具体到饮食类制作技艺,比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就可追溯到19世纪,它在制馅、和面、揉肥、擀皮、捏包、上灶等各方面都有独特的操作方法 。而六必居老酱园大约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已有近五百年历史 。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 。
相比这些老字号,像螺蛳粉、沙县小吃、火宫殿臭豆腐,可以说是近些年才火起来,相较老字号更年轻、也更接地气一些 。那么这些经常被叫“街边小吃”的地方特色小吃为什么能入选国家级非遗?饮食制作技艺入非遗需要哪些条件?而越来越多的地方传统小吃制作技艺被纳入非遗,要传承的又是什么?来听中国烹饪协会监事长,同时也是这次非遗项目评审饮食传统技艺评审组组长冯恩援的解读 。
中国烹饪协会监事长 饮食传统技艺评审组组长 冯恩援:烹饪技艺是我们技艺类当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而且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烹饪技艺一直是中国非遗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大家看到一些传统的风味小吃、地方特色食品进入到非遗目标,那是因为非遗在发展过程当中更加体现了文化与人民群众的密切结合的必要性 。还有这些很传统的东西,有厚重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它们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总结、提升和保护 。
冯恩援表示,沙县小吃、螺狮粉、胡辣汤还有像大家熟悉的川菜,得以在这个社会上广泛的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是由于(它们有)厚重历史的文化,通过时代的进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
中国烹饪协会监事长 饮食传统技艺评审组组长 冯恩援:所以,我们也非常支持这些涉及民生的、涉及到这个乡村振兴的项目,更多的用文化做支持,很多地方小吃也很关心这一点 。但是要注意,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些小吃,它不完全是一个手工的技艺,他一定有厚重的文化背影,它需要有一个传承的脉系,需要把这些文化还有这些美食背后的中国智慧的理念体现出来 。
- 9地发布人才新政!落户、亿元奖金…哪里吸引你
- 恒大披露无法履行担保责任公告,广东省政府约谈,央行、证监会、银保监回应
- ONE冠军赛艾尔索第三次卫冕成功,邱建良、胡勇双双落败
- 赵立坚:美式民主早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央行:恒大出现风险源于自身经营不善、盲目扩张
-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就恒大问题表态
- 南部战区总医院:即刻起至周日门诊、急诊暂停开诊
- 成都大运会正式发布志愿者昵称、形象标识及口号
- 北京房山警方:一男子冲撞、辱骂民警被依法拘留
- 乘坐飞机、KTV喝酒,致哈尔滨疫情扩散的满洲里病例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