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二 )


另一方面网红品牌异军突起 , 加重产品同质化 。主打高颜值的北鼎、新宝等一批网红小家电品牌相继走红之后 , 有不少新入场的玩家纷纷效仿 , 也给自己添上高颜值的标签 , 导致小家电行业不断走向趋同 。“好看”成为大众化卖点 , 一直以高颜值出众的小熊、九阳、苏泊尔在外观方面的优势逐渐被拉平 。
可以看到 , 在小家电行业中 , 头部有传统的综合型家电企业盘踞 , 尾部又有众多网红品牌追赶 , 小熊、九阳、苏泊尔的生存空间难免遭受挤压 。最重要的是 , 美的们正在不断深耕小家电市场 , 企图向下吞食中尾部市场份额 , 后续或会给这三者的生存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 。
“小九苏”自乱阵脚
现阶段 , 在消费者热情出现消退迹象、市场竞争者增多的情况下 , 想要保持在小家电市场前排地位并不是件易事 。为了缓解焦虑 , 小熊、九阳、苏泊尔在市场营销渠道方面猛下功夫 。但极力的改进最终都没能促成一个良好的结果 , 难免让人觉得三者在这些方面的频频动作颇有自乱阵脚之嫌 。
在营销渠道层面 , 受激烈的竞争环境所驱使 , 排位稍靠前的小家电品牌基本都持有全渠道铺设的运营理念 , 小熊、九阳、苏泊尔自然也不例外 。
小熊采取线上为主 , 线下为辅的销售模式 , 但因为近年来扎根于互联网渠道的新秀品牌层出不穷 , 小熊所要面临的挑战增多 。为了巩固地位 , 小熊继续加码线上渠道 , 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小红书、微商等渠道加深年轻用户对品牌的认知 。
但这样带来的弊端也比较明显 , 一方面是过度依赖于线上渠道 , 营收结构单一 , 一方面是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 , 多样化的互联网营销打法背后的销售成本也随之攀升 。相比于小熊在渠道的“偏科” , 九阳和苏泊尔是线上和线下齐头并进 , 两头发展较为稳健 。不过在高昂的销售支出费用和低投入的研发上 , 小熊、九阳、苏泊尔三者算是“气味相投” 。
据各家年报数据显示 , 2021年全年 , 小熊的销售费用5.5亿元 , 研发费用为1.2亿元;九阳销售费用15.8亿元 , 研发费用3.5亿元;苏泊尔销售费用19.1亿元 , 研发费用为4.5亿元 。不难看出 , 小熊、九阳、苏泊尔在销售花费上大手大脚 , 但在研发投入却相对克制 , 这或许是三家在产品的创新、品类的扩张远不及预期的原因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三家目前一致在营销方面重点着墨 , 但事实上这样的自救方式短期内并不能改变业绩下滑的窘境 。
据财报数据显示 , 2021年 , 小熊电器实现销售量3895.47万台 , 同比下滑13.7% , 实现库存量941.95万台 , 同比增长9.72%;九阳实现销售量6544万台 , 同比下滑2.17% , 实现库存量806万台 , 同比增长7.61%;苏泊尔的库存量增幅也远远大于销售量增幅 。
在如今同质品遍地开花、竞争加剧的小家电行业 , 埋头营销 , 忽略产品创新和品质 , 这无疑是舍本逐末 , 并不利于品牌的长足发展 。近年来才跑出来的小熊还没有实在的拳头产品 , 实力还不足以铸就自己的品牌壁垒 , 而九阳和苏泊尔算是小家电老将 , 总体发展相对来说稳健有余 , 但产品若是长期创新力度不够也难以维稳 。
实用的智能化或是赛马胜点
就当前来看 , 小家电行业准入门槛低 , 代工现象普遍 , 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 , 品牌相互之间的趋同性不断加强 。各小家电企业想要真正实现脱颖而出 , 或许努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才是关键 。
随着智能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 消费者对小家电智能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 将会带动整个小家电产品技术不断提升 , 同时催生出各种各样具有创新性、高技术的小家电品类 。可以预料 , 智能化或会逐步成为小家电市场新的趋势和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