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差距拉大( 二 )


如此一来 , 上游原材料开启了暴涨模式 。
据百川盈孚的数据显示 , 2021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年度涨幅超400% , 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 , 均价一度突破每吨51万元 , 而2020年下半年一度每吨还不到5万元 , 一两年时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暴涨10倍以上 。
对此 , 上游企业赣锋锂业副董事长王晓申如此感叹:“我们预计到它会涨 , 但是没有想到会涨得这么快、这么多 。”
碳酸锂之外 , 金属钴与金属镍的价格也处于历史高位 。
如此一来 , LG新能源的营业成本大幅攀升 , 其财报的“其他运营开支总额”从2020年的5772.44亿韩元上涨至2021年的14636.97亿韩元 , 涨幅高达153.57% , 而2022年第一季度上游原材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扬 , 承压自然更为明显 。
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差距拉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LG新能源的营业成本大幅攀升
更为糟糕的是 , 车企对动力电池的不断涨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 成本传导并不畅 。
对此 , 宁德时代公开表示:“公司出于维护行业健康发展角度 , 前期承担了较大的原材料价格涨幅 。”
行业老大都如此 , 作为行业老二的LG新能源也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 。
一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LG新能源的营收增速之所以不及宁德时代 , 主要是因为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成长迅速 , 而LG新能源过于依赖三元锂电池 。”
需要注意的是 , 动力电池的供不应求并非常态 。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 , 我国2021年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0GWh , 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TWh 。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 , 仅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与中航锂电这5家中国企业的2025年规划产能就高达2.52TWh , 更不用遑论LG新能源、SKOn、三星SDI等海外企业都在加码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LG新能源未来要面对的是产能过剩的风险 。
“宁王”切入腹地 , 亟待补短板
远的不说 , LG新能源当下面临三个严峻的挑战 。
首先 , 宁德时代海外加码 。
某私募投资部经理陈听涛告诉锌刻度:“LG新能源的客户面更广 , 在欧美的优势更为明显 , 宁德时代的基本盘在国内 , 在均衡上有所欠缺 , 好在盈利能力更强 , 只能说各有千秋 。”
对宁德时代而言 , 2022年堪称出海元年 。
其出海第一站定在德国 , 于2019年开工 , 计划于2022年底正式投产 , 届时将分享欧洲市场高速成长的蛋糕 。
须知 , 欧洲是LG新能源的腹地 。
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 , 销量反超中国市场 , 成为LG新能源起势的关键 , 从而起势成为赛道不可忽视的对手 , 甚至一度超越宁德时代 。
此外 , 宁德时代于2022年4月15日宣布印尼建厂 , 意图开辟东南亚市场 。
曾毓群之前对外表示:“宁德时代正在考虑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建厂的可能性 。美国市场 , 宁德时代一定要进去 。”
简而言之 , 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的战线更长了 。
其次 , 磷酸铁锂掉队 。
金属钴每吨报价50万元以上 , 金属镍每吨报价20万元左右 , 与之对应的是磷酸、铁都是每吨5000元级的商品 , 因此磷酸铁锂锂电池的成本优势肉眼可见 。
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差距拉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金属镍价高企
据万联证券预计 , 到2025年磷酸铁锂需求量将达到191.4万吨 , 对应111万吨磷矿(折纯) , 2021~2025年行业复合增速超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