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企业:我们的日子也很难过

电池企业:我们的日子也很难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中 , 新能源车企纷纷涨价令消费者叫苦不迭 。在终端车型产品普涨3000元至30000元的背后 , 是电池原材料价格过去一年间的飞涨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 , 从2021年初到2022年三月 , 正极三元锂材料均价从12.4万元/吨上涨至36.8万元/吨 , 涨幅高达196.8%;涨幅更为离谱的磷酸铁锂材料均价由4万元/吨飙升至16.2万元/吨 , 涨幅为305% 。在整个产业链中 , 上游原材料的涨价更令人瞠目 , 锂辉石涨幅达到了444% , 均价从2.5万元/吨涨至13.6万元/吨 , 这直接导致电池级别的碳酸锂均价从5.3万元/吨上涨至49.5万元/吨 , 833.9%的涨幅令一众车企被迫涨价 。
动力电池涨价看似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供需关系的结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354.5万台的产量比2020年同期的136.7万辆增长159.5% , 今年前两个月8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是去年同期的2.59倍 , 超过了2020年前四月的产量总和 。如此快速的产量增长 , 导致产业链上游的供应方难以快速调整开采计划以扩大规模 , 当供不应求的状况出现时资源价格上涨便不足为奇了 。
由于原材料价格飙升而导致的动力电池涨价问题究竟何时能够解决?电池企业、车企与产业管理部门三方各有苦衷也各有见解 。
电池企业:我们的日子也很难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电池企业:我们的日子也很难过
看似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成功完成涨价的电池企业很有一种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 孚能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峰便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直言:“最近电池企业的日子很难过 。”
的确 , 2021年初孚能的股价曾一度上涨至超过50元 , 但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 , 如今的股价只有去年一月的一半不到 , 孚能的日子的确不能算是好过 。张峰认为尽管钴的价格并没有上涨 , 但是锂矿石在国内市场的疯狂涨价让电池企业们叫苦不迭 。尽管海外市场的锂矿石价格与国内相比有比较大的折让 , 但是新冠疫情导致的物流短板使其无法缓解国内市场的原材料紧缺 。即便海外矿企也在努力扩产 , 但无论是卤水锂矿还是岩石锂矿的开发时间基本都在三年以上 , 尤其在澳大利亚开发锂矿在五年之内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 海外扩产这碗远水解不了国内需求的近渴 。张峰认为原材料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要到2021年底或2022年下半年才会有所改善 , 尽管如此 , 他乐观地认为如果锂矿石的价格依旧维持当下的价格区间 , 一定会有上游企业被激发进行技术革新 , 从而解决提炼速度的难题 , 或许“明年才会是一个乐观的时间点” 。
相较一年来股价下跌的孚能 , 从去年初开始股价稳步上升至年底到达152.90元高峰的亿纬锂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时间显得更加乐观一些 。尽管最新的股价也已经跌到了80元出头 , 但是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却相信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将会看到拐点的出现 。这一判断来自于亿纬锂能在过去一年中在锂、镍、钴等原材料领域内与行业领先者结成了伙伴 , 还成立了相关的合资公司 , 以保证对于重大客户的供应 。但是即便如此 , 这些新的合资公司也只能保证亿纬锂能五成以下的供应量不出现问题 , “供应链的供应量与供应稳定、价格稳定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 刘金成在谈及这个问题时同样表示苦供应链久矣 。
与去年股价最高点相比同样遭到腰斩的国轩高科没有办法做到像亿纬锂能那般乐观 , 董事长李缜认为中国锂短缺的问题要到2025年才会终结 。据李缜介绍 , 2021年 , 中国进口和生产的锂资源大约33万吨 , 共消费了30万吨 , 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碳酸锂总需求量达60万吨 。对于供需之间的缺口问题 , 李缜相信随着宜春锂云母工程进一步成长、青海卤水提锂技术的提升、四川锂辉石资源的开采 , 以及电池回收技术的进步 , 进口锂资源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减少 , 单是宜春在2025年便要形成年产50万吨的锂开发 , 这将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锂资源的需求 。但是这个时间点很难提前 , 所以未来两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依旧要做好过一段苦日子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