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读懂了《围城》,你便看穿了身边的“假面人”( 二 )


小说中写道:“听到苏小姐的反应后 , 方鸿渐忽然有个可怕的怀疑 , 苏小姐是大笨蛋 , 还是撒谎精 。”
当你读懂了《围城》,你便看穿了身边的“假面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明事理且都是留洋博士 , 难道连一首诗的好坏都品不出来吗?类似苏文纨的人只是缺少了委婉表达的“真” 。
而一旦人们把这种冠冕堂皇、虚伪奉承变成生活的常态化 , 便没了趣味可言 。
语言如果不是用来表达真与美 , 又有何用呢?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 , 以其无真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 , 以其无真气也 。”
若以这个标准来论 , 上述这些知识分子好像都缺了点儿“真情”与“真气” 。
博学多识之士是人们认为的有趣的一类人 , 因为知道的多往往能有更多看待事物的角度 。
如果博学之士还能以真诚待人 , 那就更添一份可爱了 。
但《围城》里的知识分子 , 也许太急于显示自己的渊博 , 在很多情况下即使说着俏皮话也显得没那么可爱 。
张德芬曾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分享过一个观点:
人们往往会倾向于把自己的学识、工作、财富、伴侣等同于自身价值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会过分关注那些外在能带给自己荣耀的事情 。
方鸿渐表面上觉得知识无用 , 但最终为了显得有面子而造假学历 , 他若真的坦荡 , 便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的无知 。
而五年前的我 , 若不认同于我学校的标签就等同于自己脸面的观点 , 又何需在众人面前撒谎呢?
看到真我 , 以及意识到真我与一切外在虚荣之物并无本质关系 , 才能让一个人有勇气变得坦荡 , 活得有趣 。
当你读懂了《围城》,你便看穿了身边的“假面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那些过分关注外在虚荣、他人眼光的人又怎会有闲暇去区分“君子坦荡荡 , 小人长戚戚”的微妙滋味呢?
那些最有趣的人 , 一定是有真气 , 勇于做自己的人 。
当你读懂了《围城》,你便看穿了身边的“假面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史蒂芬·柯维在其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论述过“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概念 。
影响圈是指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影响或者改变的事情 , 比如学习、健康、工作等等;
而关注圈则是那些我们关注到但无法影响到的事情 , 例如我们知道某一个地区发生战争 , 但是却无法做出任何改变 。
《围城》里那些困于人生围墙的知识分子 , 也许就是过分对焦“关注圈”而导致的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方鸿渐的工作际遇 , 他留学文凭造假本就心中有愧 , 而后回国也都是依靠个人关系 , 才勉强找到三份“温水煮青蛙”般的工作 。
第一次工作是方鸿渐的前岳父周经理帮忙打点的;
第二份工作靠“昔日假情敌”赵辛楣举荐到三闾大学当教授 , 结果因为文凭造假之事勉强混了个副教授;
第三份工作仍旧是依托赵辛楣到报社混口饭吃 。
也许当时社会大背景混乱 ,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方鸿渐的际遇 , 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 方鸿渐自身的态度 , 才是造成其事业不得志的“罪魁祸首” 。
方鸿渐无疑是幸运的 , 他本出身于一个南方士绅家庭 , 而后又得人资助去欧洲深造 。
有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机会 , 但他却“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学校 , 伦敦、巴黎、柏林 。随便听了几门课 , 兴趣颇广 , 心得全无 , 生活尤其懒散” 。